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芸台治夷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芸台治夷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梁章钜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英夷(1)初至中国,未尝不训谨(2)。自道光二十年(3)以后,始逐渐骄肆(4)。名为恭顺,实全无恭顺之心。

尝与芸台(5)师谈及往事,师深为扼腕(6),曰:“尚记得嘉庆二十二年(7),我为两广总督时,首以严驭夷商洋商(8)为务。盖洋商受英夷之利益,英夷即仗洋商之庇护,因此愈加傲黠不驯(9)。我每遇事裁抑(10)之。时英船在黄埔(11),与民争水,用鸟枪击死民人。我严饬(12)洋商必得凶犯。方登船,而此犯即拔刀自刎死。又咈囒哂国(13)夷人,打死民妇,我立获凶犯,照例绞决抵罪。道光初,英夷有护货之兵船,在伶仃山(14),用枪击死小民二人,我饬洋商向英国大班勒取凶手,大班(15)诡言:‘只能管贸易事务,兵船有兵头,职分较大,我令不能行于彼。’我旋饬(16)传谕兵头,兵头亦诡称夷人亦不能被民伤得欲死者多人,欲以相抵。我察其诡诈,传谕大班:‘如不献出凶手,即封仓停止贸易。’大班又称:‘实不能献出凶手,无可如何,情愿停贸易。’时兵船已诡避在外洋,将匝月(17),我持之益坚。大班乃率各夷人全下黄埔大船,禀称:‘无可如何,只好全帮回国,不做买卖。’我发印谕言:‘尔愿回,即回!天朝并不重尔等货税。于是英国大船二十余号,收拾篷桅(18),作为出口之势。仍上禀云:‘大人既许回国,何以炮台上又设兵炮?’我又加印谕言:‘虎门炮台(19)’本是终年常设,并非此时待尔等出口,欲加轰击。且天朝示人以大公,岂有许尔等回国,复行追击之事。’于是各船不得已而出口。复又旋转在外洋校椅湾(20),停泊多时,而其兵船遂其远遁矣。未几,大班又禀:‘兵船不知何时远遁,我等实愧无能。大人如准入口贸易,固是恩典。否则亦只好回国’等语。而洋商亦代为禀求。并令大班寄禀(21)回国,告知国王,下次货船来粤,定将凶犯缚来,方准入口,否则不准。大班亦同此禀求,我始应允。直至三年(22)春,始照旧开舱通货。此事冬末春初,凡夷商人等皆惶惶,言关税必由经大缺,且恐别滋事端。城中各官,亦有缓颊(23)者。我一人力持,以谓国体为重,货税为轻,索凶理长,断不可受其欺胁。并饬其以后兵船不许复来,非是护货,适以害货等印谕。及四五年,货船来粤,禀称前此犯事兵船,不敢回事,委不知向何处逃散,无从寻获。而四、五、六年间,此种兵船,亦实不复至。我对众曰:‘此所谓可欺其方也(24)。’自我去粤后,兵船复来,门人卢厚山(25)亦仿我此意行之。时有褒嘉之旨(26)云:‘玩则惩之,服则舍之,尚合机宜,不失国体也。’(27)闻此后惟林少我穆督部(28)亦守此法,而情事顿殊(29),为之慨然而已。”

作品注释

(1)英夷:指英国。夷,古代汉族统治者对外族的鄙称。

(2)驯谨:驯服谨慎。

(3)道光:清宣宗年号(1821—1850)。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

(4)骄肆:骄纵肆谑。

(5)芸台:即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年间(1736—1796)进士,曾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6)扼(è厄)腕:用手握腕,表示感情激动。此处形容愤慨。

(7)嘉庆:清仁宗年号(1796—1820)。嘉庆二十二年,指1817年。

(8)驭(yù玉):制驭。夷商:外国商人。洋商:中国人专与外国商人做生意者。

(9)傲黠(xiá侠)不驯:傲慢狡猾而不驯服。

(10)裁抑:裁决遏制。

(11)黄埔:广州附近的海滩。

(12)饬(chì斥):命令、告诫。

(13)咈囒哂国:现译作法兰西国,即法国。

(14)伶仃山:即伶仃岛,在广州珠江口外。

(15)大班:外国商船中管货和处理商务的头领,按其职位高低,分别称大班、二班、三班。

(16)旋:立即。

(17)匝(zā扎)月:满一个月。匝,周遍。

(18)篷桅:篷帆和桅杆。

(19)虎门炮台:位于珠江口东南侧。

(20)校椅湾:在珠江口外。

(21)三年:即1823年(道光三年)。

(22)禀:下级对上级的报告。

(23)缓颊:代人讲情,请求宽恕。

(24)可欺以其方:语出《孟子·万章》,意思是,对于君子可以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欺骗他。

(25)卢厚山:人名。

(26)褒嘉之旨:表扬嘉勉的圣旨。

(27)“玩则”四句:是道光皇帝嘉奖的话,意思是说:“(洋人)无视中国的法律就惩罚他,服从法律则不问,你做得尚合机宜,不失国体。”

(28)林少穆:即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任湖广总督时,禁止鸦片,卓有成效。鸦片战争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国侵略者不能得逞。后因投降派诬陷被革职。

(29)情事顿殊:指林则徐时的形势与阮元任两广总督时的形势已经大不相同了。

作品赏析

该篇选自梁章钜《浪迹丛谈》,作于道光年间(1821—1850),内容多记述时事和旧闻。因写于作者宦游之中,故称《浪迹丛谈》。

这篇文章所记录的虽是一个封建时代官员的经验之谈,但洋溢着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作者根据阮元的切身经历总结说,对那些敢于挑衅肇事的帝国主义分子,必须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措施,寸步不让,只有这样,才能刹住他们的嚣张气焰,才能确保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不受侵犯。文章中举出了许多实例,雄辩地说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引

作者简介

梁章钜(1775—1849),字闳(hóng)中,又字茞(zhǐ)林,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年间(1796—1820)进士,道光年间(1821—1850)官至江苏巡抚,兼代两江总督。著述七十余种,笔记有《退庵随笔》、《浪迹丛谈》、《归田琐记》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