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郗鉴爱幼 |
释义 | 原文西晋末,兵荒马乱,郗鉴于乡里穷馁,乡人以公名高德隆,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今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故共济君耳,恐不能兼存二小儿。”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而吐与二儿。后皆得存,并携而过江。,郗公亡,翼为郯县令,守丧于灵前三年。 译文西晋永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位名叫郗鉴的老人以儒雅著名当时。他住在乡下,走投无路,饥寒交迫。乡里人因为仰慕他的名声道德,轮流请他吃饭。郗公经常领着他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小孩同去,乡里人说:“我们都很困难,饥一顿饱一顿的,因为你很贤明,所以大家才接济你,但怕不能同时供养孩子了。”以后,郗公就独自去吃,每次把饭含在嘴里,回家以后,吐出来再喂两个小孩。后来这两个孩子才得以存活,他们一起为避乱而渡过长江南下。郗鉴去世了,孩子成为了县令,他们都收效在郗鉴灵前三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