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诠释象征:别雷象征艺术论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1月1日)

丛书名: 文艺学与美学书系

平装: 21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0开

ISBN: 7810855786

条形码: 9787810855785

商品尺寸: 20.3 x 14 x 1.2 cm

商品重量: 259 g

作者简介

杜文娟,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主讲《欧洲文学史》、《西方文论史》、《西方文化思潮》等课程。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布尔加科夫评传》等译著多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研究别雷象征主义艺术观的理论机制与小说诗学特征,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做出整体性描述。

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理论篇,主要从两个角度,即哲学、美学层面与文学层面探讨作家充满多重寓意的象征主义艺术观的理论机制。

下编为实践篇,主要考察别雷长篇小说诗学特征。别雷的小说创作融特定的文化语境与理论思考于一体,领导了小说文人化倾向,在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述节奏以及因为作家采用此叙述方式所取得的美学效果均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诗学特征。与同时期的梅列日科夫斯基、勃留索夫等作家的象征主义小说相比又独具特色。本编将分别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诗学原则、结构艺术、节奏艺术三个角度重点考察别雷最具代表性的两部长篇小说《银鸽》、《彼得堡》的创作艺术,借以探讨别雷小说世界具体的诗学特征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多重象征寓意。考虑到别雷艺术观的复杂性及小说创作艺术的先锋性、实验性,笔者认为西方叙事学理论有助于解读别雷小说文本,因此将主要借鉴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解读作品的创作技巧与风格特征,以期实现对作家小说文本的有序把握。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述节奏是借以评析别雷小说创作艺术的理论构架,探究别雷如何在其小说创作中实践、表述象征主义理论观念(而不是为叙事学理论提供例证,或简单的套用),关注别雷的象征主义艺术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整体性描述,是本书的真正目的。关于他对诗律的研究以及诗歌创作不在本书探讨问题之列。

目录

绪论

上编 象征主义艺术论——理论篇

第一章哲学、美学意义层面的象征主义

第一节 “剪刀”理论之一——个性与情感的分裂

第二节 “剪刀”理论之二——象征的多重寓意

第三节 “剪刀”理论之三——象征主义的多义性

第二章文学意义层面的象征主义

第一节 艺术的现实性原则之两难境地

第二节 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合一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与音乐的融通

下编 象征主义小说艺术形态论——实践篇

第三章 象征主义小说创作的演进历程与文化语境

第一节 小说创作风格的实验与创作主题的探索

第二节 小说创作主题的回归与风格的传统化

第三节 小说创作主题的自传化与人智学思想的渗透

第四章 象征主义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诗学原则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题性原则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静态表现手段

第三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动态表现手段

第五章 象征主义小说结构艺术的多重诠释

第一节 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换

第二节 小说情节结构的表现形态

第三节 小说结构艺术的深度模式

第六章 象征主义小说节奏艺术论

第一节 声音与节奏

第二节 小说语调的变化与节奏

第三节 小说叙述节奏的变化与节奏

结语

别雷生平及创作年鉴

参考文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