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保县
释义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南宁市275公里,距百色市129公里,距南昆铁路最近的火车站田东站85公里。全县总面积25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13万人,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

中文名称:德保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辖地区: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等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776

邮政区码:533700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

面积:2575平方公里

人口:35.66万人 (2010年)

方言:壮语

著名景点:马凉华表、吉星岩

车牌代码:桂L

代码:451024

简介

德保全县管辖城关、都安等12个乡(镇)185个村(社区)委会。全县有36万人。总面积为2575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面积占70%,境内聚居着壮、汉、瑶等9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占97.8%。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533700。代码:451024。区号:0776。拼音:Debao Xian

德保秦属象郡,晋属兴古郡,唐为废冻州,宋建镇安峒,元为镇安路,明为镇安土府,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清乾隆四年(1739年)设天保附廓县,是清代广西18个府的治地之一。1951年8月敬德县和天保县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

德保县东部与田东县、天等县接壤,西部与靖西县相连,北面同田阳县、右江区毗邻。北回归线横穿本县足荣、那甲、巴头、敬德等乡镇。县人民政府设在城关镇,距离百色市政府129公里,是边境地区靖西、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

历史沿革

德保县秦属象郡。汉代属牂牁郡句町县地。晋属兴古郡。唐为废冻州(羁縻州)。宋建镇安峒。元至元十八年十月(1281年)建镇安州,二十九年六月改为镇安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镇安路改为镇安土府。府治设于小镇安厅(今那坡县)的感驮岩。次年(1369年),府治移建于废冻州(今德保县治)。

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乾隆四年(1739年),镇安府添设附廓县,叫天保县。

民国元年,置府废县。次年废府复置天保县,并恢复道制,天保县属田南道。19年,广西省划为12个区, 天保县属第12区。21年6月,全省12个区并为6个区,天保县属第6区,区治在百色。 22年7月增设天保民团区,区治在天保县,辖天保、恩隆、思林、奉议、向都、靖西、镇边、镇结8个县。23年3月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辖县不变。23年,拨出恩阳县的东凌、仁和、塘日、扶平、赖德、保宁6个乡,靖西县的渠洋、太和、魁圩3个乡,天保县的多敬、 凌怀、多浪3个乡,一共12个乡,24年在靖西、天保、恩阳、百色接界处成立敬德县(县治在多敬圩),属天保行政监督区。

1949年12月,敬德、天保两县先后解放,分别成立人民政府,均属龙州专区。1951年7月,改属百色专区。同年8月,敬德、天保合并为德保县,县治在原天保县城。隶属百色专区。2002年6月开始属百色市。

行政区划

2000年,德保县辖3个镇、15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东关乡、都安乡、马隘乡、古寿乡、那甲乡、足荣乡、荣华乡、兴旺乡、燕峒乡、龙光乡、大旺乡、巴头乡、扶平乡、东凌乡、朴圩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63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20104 、隆桑镇 14127、 敬德镇 14331 、东关乡 18951、 都安乡 14617 、马隘乡 20057、 古寿乡 7903 、那甲乡 22154 、足荣乡 17535 、荣华乡 15766 、兴旺乡 10786 、燕峒乡 16714 、龙光乡 14688、 大旺乡 11745、 巴头乡 16890、 扶平乡 8452、 东凌乡 16615 、朴圩乡 14900。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足荣乡撤乡改足荣镇。

2003年德保县行政区划一览(4个镇、14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足荣镇、东关乡、都安乡、马隘乡、古寿乡、那甲乡、荣华乡、兴旺乡、燕峒乡、龙光乡、大旺乡、巴头乡、扶平乡、东凌乡、朴圩乡)(根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城关镇 辖:南隆、城东、兴安、莲城、隆城5个居委会。

101隆桑镇 辖:示下、坡吉、桥头、隆桑、福龙、大吉、陇坛、陇色、下布、果甫、谷留11个行政村。

102敬德镇 辖:多敬、古甘、凌怀、雅里、多匠、务洞、那暖、渠岩、陇洞、巴宁、密安、多浪、陇正13个行政村。

103足荣镇 辖:念色、农豆、足荣、泗营、巴明、百农、孟棉、老坡、那亮、义备10个行政村。

200东关乡 辖:云梯、坡堂、西读、百登、绿柳、排莫、茶亭、足坡、那造、那温10个行政村。

201都安乡 辖:都安、巴荷、伏计、农其、三合、凌雷、多桑、多益、陇干、凌圩10个行政村。

202马隘乡 辖:马隘、安阳、大年、贤恩、足盈、太和、乐林、多孟、喜兰、多学、马贡、多雅、隆华13个行政村。

203古寿乡 辖:古寿、东洪、排留、晚旧、宋魁、古学、大定、甲荣8个行政村。

204那甲乡 辖:那甲、巴深、中屯、地稼、上央、大章、峒干、餐甲、艾屯、那录、定绿、马道、念凌、林祥、大雅、多旺、多睦17个行政村。

205荣华乡 辖:荣华、上河、上茂、紫巴、那龙、平隆、大坤、东江、马桥、那林10个行政村。

206兴旺乡 辖:兴旺、那布、巴龙、晚江、那茶、陇沙、旺屯、旺美、六旺9个行政村。

207燕峒乡 辖:燕峒、古桃、利屯、城屯、平安、多龙、下丈、保堂、钦合、陇力10个行政村。

208龙光乡 辖:龙光、巴酬、陇托、芭考、龙球、那练、徊林、妙怀、大邦、钦迷10个行政村。

209大旺乡 辖:大旺、陇者、陇隆、合机、洞内、那共、通怀、那印、果来9个行政村。

210巴头乡 辖:巴头、陇位、多荣、雅美、多美、念印、足伸、荣屯、布念、登贡、多喜、登星、多蒲、多作14个行政村。

211扶平乡 辖:扶平、驮良、大红、驮信、农安、中力、念归7个行政村。

212东凌乡 辖:东凌、定坡、新屯、陇务、多莫、高国、陇桥、陇门、登限9个行政村。

213

朴圩乡 辖:朴圩、大福、多柏、中那、甘必、平交、那么、多俄、多脉、多乐10个行政村。

2005年,德保县撤销6个乡镇。

德保县辖4个镇、8个乡:城关镇、隆桑镇、敬德镇、足荣镇、都安乡、马隘乡、那甲乡、荣华乡、燕峒乡、龙光乡、巴头乡、东凌乡。

2007年10月26日,马隘乡举行撤乡建镇揭牌仪式。马隘镇位于德保县城北部,是广西华银铝厂址所在地,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9033人,总面积203.43平方千米。

地理

地理位置 德保县东部与田东县、天等县接壤,西部与靖西县相连,北面同田阳县、右江区毗邻。北回归线横穿本县足荣、那甲、巴头、敬德等乡镇。是边境地区靖西、那坡县与百色右江河谷相连接的咽喉要道。

土壤德保县境内以石山为主,山峦连绵环绕

气候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面积人口

全县总面积2575平方公里,总人口35.66万人,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63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20104、隆桑镇14127、敬德镇14331、东关乡18951、都安乡14617、马隘乡20057、古寿乡7903、那甲乡22154、足荣乡17535、

荣华乡15766、兴旺乡10786、燕峒乡16714、龙光乡14688、大旺乡11745、巴头乡16890、扶平乡8452、东凌乡16615、朴圩乡14900。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矿产资源

德保县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一块等待投资开发的热土。经地质勘探,境内矿产有铝土矿、铜矿、金矿、铁矿、煤矿、锰矿、磷矿、锑矿、水晶矿、重晶石、大理石等20多种。其中铜矿储量为1078万吨,铝土矿远景储量达4.5亿吨以上,品位高质量优,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氧化铝开发基地。

水电资源

德保水利资源非常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3.5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6.88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4.2万千瓦。主要由浙江、广东、南宁地投资商开发小水电资源。

经济

近几年来,德保县委、县政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广西华银氧化铝项目落户德保的机遇,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深入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兴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

因百色地区所含有的丰富铝矿资源,中国铝业公司、中国五矿进出口公司及广西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在2003年联合组建了桂西华银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将总部设于德保县,德保县以广西华银氧化铝项目为龙头,以发展矿产、水电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氧化铝产业链。实施“电矿结合、矿电联动”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引进非公经济和全县小水电站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一个龙头,两大战略”的县域经济新突破,实现德保向亚洲新兴铝城功能的转型。

农业

德保县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扩大优质水稻、良种玉米种植面积和特色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2004年全县共种植烤烟10500亩,总产量达2.3万担,产值突破1000万元。2005年全县计划种植面积2.3万亩,力争产值超2700万元,全县蔬菜已从零星种植拓展到现今近10万亩蔬菜基地。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种植剑麻5万亩,力争把剑麻种植培育成为德保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项目,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带”。

商业

德保县酒厂应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和要求,开展了为社会知名人士及部份游客设立储藏酒业务。目前已有国家民委领导图道多吉、自治区领导赵富林、李克等在此储藏陈酒,中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品偿该洞陈酒时赞不绝口,并挥笔提词“酒香飘四海,美名传亚洲”之佳句。该业务的开展,使德保县酒厂的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德保县酒厂利用本地产的蛤蚧进行深加工,生产蛤蚧酒、蛤蚧雄睾酒,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身作用。1988年该两类酒被评为中国文化名酒,年产六百万瓶,销售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诸国及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特产

德保还有许多名特优农产品,八角、茴油林种植有上万年历史,现有林地34万亩。八角亦称大料,为八角树之果实,因辐射状的果呈八角形,故称八角。干燥八角果呈棕红色,八角果所含的主要成分为茴香脑类挥发油。八角有强烈的山楂花香气,味甜,性辛温,香和味兼具,药食兼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作用,是应用于饮食烹调或食品加工的重要辛香调味料,因其香味醇厚而去腥膻,促进食欲,是烹制厚味菜肴的常用调料。 德保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宜于八角树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已有所重视。目前,全县拥有28万亩八角香料基地,最低年产八角700吨,年产茴油500吨,产量和出口量均为全国第一,因此有“八角茴油之乡”的美称。

天保茴油德保县特产。以八角树叶熬蒸而成,因民国年间,凡出售香港名埠均标"天保牌"(即原县名)商标而得名,曾有“法国香水没有天保茴油不香”之说。天保茴油具有凝固点高、折光性好、含脑率高、香味浓郁、纯正等特点,具有杀菌、健胃、驱风,祛痰、止咳、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等疾病之作用,是生产40多种医疗药品和香料、食品、牙膏、化妆品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该产品出口量占全广西的90%,占全国的50%。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德保花篮“德保花篮”以麦秆为主要原料编织,经多道工艺装饰而成;其造型美观,作工精细、古朴典雅、玲珑新颖,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妇女儿童最为爱好的旅游工艺品。“德保花篮”是广西德保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早在明朝,德保人就以此珍品作为过节喜庆必备佳礼。洪武元年广西镇安土府岑天保爱花篮如珍宝,并常以此珍品赠送宾客。

德保蛤蚧爬虫类野生动物,形似壁虎而大,多生长于大石山的石缝里、是德保名土特产品之一。德保产的蛤蚧别于他地,其胸有五趾,称五爪蛤蚧,有益气、壮阳、定喘等药用功能。德保县酒厂利用本地产的蛤蚧进行深加工,生产蛤蚧酒、蛤蚧雄睾酒,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身作用。

德保矮马德保现在的矮马已逐渐孵化出第三代,身高不及80厘米,一个比一个矮,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 矮马是一种稀有的珍贵品种,在旅游、观赏和兽医实验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矮马资源向来为英国彻特兰、美国米尼马所独领风骚。1981年,德保县矮马被中科院科研人员发现,证实德保矮马是世界上两大矮马源流之一。该县矮马过去一直作为山民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发展,交通畅通,农民对饲养个头较小、力量较弱的矮马逐渐失去了兴趣,矮马也逐渐减少。但因德保矮马体高在106厘米以下,体形匀称、四肢有力,耐性、适应性好,成人也可乘骑,可与英美两国早已扬名的矮马品种相媲美。所以一经发现后,引起社会的多方关注。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矮马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去年5月,为强化特色资源保种,保护我国矮马资源市场不受冲击,德保矮马被国家农业部列为78个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之一,并投入保护费。在重视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结合上,制定德保矮马总体优化规划发展方案,启动保护优质品种的新机制。德保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矮马保种措施,全面实施“国有民养”矮马品种项目,通过保存国有品种核心群体100匹,禁止任何形式杂交、保持矮马血统封闭。同时,选择矮马主产区的巴头等八个乡镇30个自然屯为重点保种区,保护区内建立矮马保护群,按马匹、毛色、体高分类,固定专入配种繁殖。现在,这个保护区已经发展矮马320匹。为保证矮马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德保县出台矮马登记制度,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矮马档案,并成立矮马协会,由协会出资购马,以“国有民养”的方式让项目农户全方位参与保种选育工作。该县还不断优化矮马资源,加大科技含量,以优质矮马资源应对国外矮马品种带来的市场竞争。通过采取县矮马协会奖励农户养马,协会组织评定议价,按超出当地市场价10%的保护价向农民收购,马驹评价后饲养公马的农户获得配种费等方式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他们还成立赛马评比会,由评比会负责赛事活动。如今,该县已有不少农户养马致富,全县的矮马也已发展到1000多匹。养马,在德保县广大农村成为热潮。

特色小吃

德保壮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这里介绍几种小吃食谱:

香血肠

香血肠 将猪小肠洗净备用,先用温水将大米浸泡半个小时,捞起白米,加入猪血,与米搅匀,放入大石磨或打浆机磨成血米浆,再加入葱花、盐、已炼的猪网油渣、八角粉等拌匀,灌入已洗净的猪小肠中,结扎两端,放入锅内,慢火煮熟,注意火不能太猛,水不能烧开,要经常翻动,以免血肠破裂开,而前功尽弃,煮熟后捞起,即可切块食用,也可用菜锅加熟油煎后,用酱油、醋、味精配成的点料,更是味香可口,妙不可言。

米茂(土名)。就是将已黄熟八、九成的大糯、香糯的谷穗剪下脱粒,放入锅内加热煮熟,捞起晒干或炒干,用舂舂去谷壳成米粒,壮话称之为扣米茂,再将米蒸或煮,即可食用,味道甘香软可口,是馈送亲友的佳品。也是德保壮民一个传统名优米饭。如每年到秋收后市场上有销售。

糯玉米珍珠酥将灌浆未硬的糯玉米粒煮熟,加适量食盐、陈皮、八角,然后捞起晒干备用。食用时,用炒炸或炒至爆裂,香气四溢:即可起锅供食,酥香脆爽口,回味无穷,可与花生比美,是送酒的壮家待客传统佳品。

打菜包 是冬、春两季节日的一种食谱,主要原料是:新鲜大叶生菜叶、五色糯米饭、肉丝、粉丝等。将一张生菜叶把糯米饭、肉丝、粉丝包成团,加上点料,即可食用。一般多在三月初三节食用。

红薯 花生窑 用土块筑成土窑,用柴草烧至窑土透红时,扒出窑内火灰,把红薯或花生带壳放入窑内,即毁窑踏平,盖上一层细土,再用一块大石头压在上面,约一小时,翻开石块底部没有水气,即红薯、花生熟透,可扒开窑土,取出红薯、花生食用,香甜之味胜于锅煮。

打血杀猪、羊前,先在备好的洁净盆子放入适量盐,杀猪、羊时,当红刀子拔出后,即将喷出的猪、羊血装入盆子,边取血边用筷子将血与食盐搅匀。然后,将生血盛碗中,再用50℃温开水冲淡,边冲边搅,每二三匙羹生血,可冲兑一碗。冲淡调匀后,静放片刻,即凝结如胶,色泽鲜红。再另将猪瘦肉、心、肝、杂网油剁碎,拌入葱花、姜、酒,炒熟作料,撒放入装血碗面上,即可食用,吃时可再加些酒,味鲜不腥,具有补血壮气之功能。

黑棕是德保壮族历史悠久的食品。黑棕主要是把本地农家优良品种大糯或香糯米用芝麻秆烧后的黑炭灰染黑后做的粽子。做法是将干芝麻秆用火烧成黑炭灰?注意不能将其烧成白灰,趁黑炭尚热时放入糯米,用石舂舂染,使米粒都均匀地染黑即成为黑糯米(注意只能干染,不得加入水湿染),装入米缸备用,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取出包粽粑,包粽子时在黑米中放入一块五花猪肉,肉上沾有炒干粉碎的山香姜,包棕用的小绑绳是农家种的名叫“甲念”,山香姜和甲念都具有一种香味,加上染米黑芝麻炭灰的香味,做出的黑粽,即软又香,味道极为好吃。壮族农家有时包有5—6斤大的母黑粽,摆放在自家的宗亲神位上,以示祭祖,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才再复煮,全家共食,壮民叫做“食母粽”,意即算是过完了春节“杀母粽”了。黑糯染有芝麻秆黑灰,呈碱性,可调和糯米中的酸性,对有胃病的人,食之不会产生胃酸。

地方民俗

德保县民情淳朴.县内壮、瑶民族风俗各异。稻作风俗有开耕、播种、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农历七月间,旧时闭城门,禁行人,户间各户烹肠煮酒于田间聚饮,一日而罢。饮食风俗有打血、筐烫肉、血肠、酸肉、酸鱼、霉干菜、竹棒饮、豆腐团、麦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鸡、金锅饭、马由炒冷饭、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红薯窑、花生窑等。婚俗中有答歌为婚,结婚中有定婚礼、结婚、包办婚礼,还有分姓、送种子、哭嫁、拜别父母、赏新娘、三朝回门认新等各俗。生育风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满月、百日、盘花扣销、挂彩等习俗。节日庆贺习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扫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风俗各异的节日。牛魂一节每年于农历五月举行,是日,乡间各户染五色糯米饭,宰猪祭礼供奉耕牛,用鸡、鸭肉来犒劳耕牛。小孩则拿鸡肉、五色饭到野外聚餐。俗称"收牛魂"。送灶王节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举行,各家烧香点烛,用酒、肉等祭品送灶王上天。次日到除夕,各户就为先禁忌地修房、打扫庭院。社交风俗有:交同年、交情意、认干爹娘等。山歌对歌习俗多在歌圩节,全县共有小孩、青年、老人欲圩节29个,是广西歌圩最多的县份之一。从正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六日,各地有间隔地举办斗歌、情歌等会唱和赛歌,还有自由对唱等。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德保县的文化、艺术活动,历来相当活跃,民间的戏曲更是丰富多彩,流传于本县的地方戏剧和歌舞主要有壮剧、木偶戏、末伦、捞虾舞、山歌等,而以壮剧和山歌尤其为群众所喜爱。德保壮剧属南路壮剧,俗称"呀嗨戏"或“马隘戏”,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很受群众欢迎,现壮剧常用的唱腔曲调有马隘调、平板、叹调、喜调、哭调、采花、高腔等,拌奏乐器有马骨胡(是主奏乐器),配乐器有土胡、二胡、三弦或秦琴及笛子等。演奏时具有和声色彩,深厚悠扬,悦耳动听,很有民族情感。

德保山歌民间叫"吟诗"或叫"唱欢",在壮家瑶寨,男婚女嫁、劳动生产、逢年过节、谈情说爱等场合,多以山歌来表达喜庆、欢乐、爱情等。壮族山歌分为南路山歌、北路山歌系。南北路山歌都以七言为一句,有平仄、有押韵。南路山歌以四句为一首,以两人为一组合唱,有高低声两部,唱出的山歌高亢、激情、清雅、动听。北路山歌以八句或十句为一首,一般以3至7人为一组来合唱,有高低两部声,歌声雄壮、稳定、悠扬、振奋、引人。山歌历来是采取自唱、对唱、合唱的形式,通过山歌抒发感情、赞颂好人好事、抨击时弊、揭露坏人坏事。

民族风俗德保县民情淳朴,县内壮、瑶民族风俗各异。

稻作风俗有开耕、播种、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农历七月间,旧时闭城门,禁行人,户间各户烹肠煮酒于田间聚饮,一日而罢。

饮食风俗有打血、筐烫肉、血肠、酸肉、酸鱼、霉干菜、竹棒饮、豆腐团、麦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鸡、金锅饭、马由炒冷饭、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红薯窑、花生窑等。

婚俗中有答歌为婚,结婚中有定婚礼、结婚、包办婚礼,还有分姓、送种子、哭嫁、拜别父母、赏新娘、三朝回门认新等各俗。

生育风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满月、百日、盘花扣销、挂彩等习俗。

节日庆贺习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扫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风俗各异的节日。牛魂一节每年于农历五月举行,是日,乡间各户染五色糯米饭,宰猪祭礼供奉耕牛,用鸡、鸭肉来犒劳耕牛。小孩则拿鸡肉、五色饭到野外聚餐。俗称“收牛魂”。送灶王节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举行,各家烧香点烛,用酒、肉等祭品送灶王上天。次日到除夕,各户就为先禁忌地修房、打扫庭院。

社交风俗 交同年、交情意、认干爹娘等。山歌对歌习俗多在歌圩节,全县共有小孩、青年、老人欲圩节29个,是广西歌圩最多的县份之一。从正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六日,各地有间隔地举办斗歌、情歌等会唱和赛歌,还有自由对唱等。

文化活动

德保县的文化、艺术活动,历来相当活跃,民间的戏曲更是丰富多彩,流传于本县的地方戏剧和歌舞主要有壮剧、木偶戏、末伦、捞虾舞、山歌等,而以壮剧和山歌尤其为群众所喜爱。德保壮剧属南路壮剧,俗称“呀嗨戏”或“马隘戏”,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很受群众欢迎,现壮剧常用的唱腔曲调有马隘调、平板、叹调、喜调、哭调、采花、高腔等,拌奏乐器有马骨胡(是主奏乐器),配乐器有土胡、二胡、三弦或秦琴及笛子等。演奏时具有和声色彩,深厚悠扬,悦耳动听,很有民族情感。德保山歌民间叫“吟诗”或叫“唱欢”,在壮家瑶寨,男婚女嫁、劳动生产、逢年过节、谈情说爱等场合,多以山歌来表达喜庆、欢乐、爱情等。壮族山歌分为南路山歌、北路山歌系。南北路山歌都以七言为一句,有平仄、有押韵。南路山歌以四句为一首,以两人为一组合唱,有高低声两部,唱出的山歌高亢、激情、清雅、动听。北路山歌以八句或十句为一首,一般以3至7人为一组来合唱,有高低两部声,歌声雄壮、稳定、悠扬、振奋、引人。山歌历来是采取自唱、对唱、合唱的形式,通过山歌抒发感情、赞颂好人好事、抨击时弊、揭露坏人坏事。近年来,在各乡镇歌圩、春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县、乡、村分别举办山歌比赛,吸引成千上万听众,很受群众欢迎。

群众体育

德保县是崇尚体育运动的传统县份。流行于农村的群众体育活动项目以篮球、陀螺、鸡毛毽、舞狮为主,尤其以篮球最为活跃。还在民国时期,德保县(时为天保县)组队参加广西第六区篮球赛荣获了第一名。解放后,德保县城乡篮球活动更为活跃,大凡中心小学所在地和较大的自然屯,都建有篮球场,大的村屯有男女篮球队,每逢工余闲间,屯与屯互访。每到重大节日各乡镇均举办篮球赛。此外,全县中小学校每年还举办“萌芽杯”小学生篮球赛,中学生篮球赛等。近两年来,全县农村群众利用传统歌圩节举行篮球赛更是盛况空前。全县18个乡镇都有自己传统的歌圩节,各乡镇的歌节时间分布各不相同,每逢歌节,附近乡镇都会派出本乡镇的篮球队、山歌队前去捧场,每次比赛都有10支以上球队参加,农村里就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德保篮球的盛况,“哨声不断,赛事不断,友谊不断”。歌圩节篮球比赛大部分经费群众自筹,也有乡镇和部门的资助,一般历时3—5天,观众少的一万人次,多的五万余人次。 2003年10月, 德保县组织代表团参加全市“十个千”文体活动, 获男子篮球比赛第一名殊荣,得到了市领导的表扬。自治区体育局、广西体育彩票中心对德保县农村篮球运动发展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决定从2004年起,每年在德保举行一次全县农村篮球联赛。今年德保县“中国体育彩票杯”农村村级篮球联赛是德保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村村级篮球联赛。

旅游景点

有云山叠翠、鉴水潆洄、独秀擎天、响泉流韵,还有新辟的曲桥柳阴、西湖回澜、响水瀑布、虎洞酒香、吉星奇洞等旅游开发景点以及代表百粤民族的百粤坡,吸引众多骚人墨客。

云 山云山壮话叫“珠山”,就是珠宝之意,它与屹立于县城以西3公里处的西山为姐妹山,相传两姐妹从云南一路赏景而来,妹妹来到小西湖时,见到那里风光妩媚,留足观看,便化为今天的西山,是德保十景之一,名曰“西山夕照”;姐姐来到今天的德保县城,回首看着妹妹便凝注在这里,成为今天独秀峰,也为德保十景之一,名曰“独秀擎天”,独秀峰,又名珠山,位于县城偏北,为云山配岳。山峰像一支青笋,山腰峭壁镌“云山”二字,下有“配岳”两字,笔迹遒劲。独秀峰山岩玲珑,幽胜天成,石缝罅间,盘生古榕佳树,四季葱郁。峰脚正南面,有天然岩洞,叫毓秀岩。由此洞向左走约百来步,有石级直上至慈云洞,洞内建有李真人阁和观音阁。由慈云洞沿石级往下二十余级,右边有一亭阁叫紫霞亭,亭后有一联:“名高北斗星辰上,诗在千山烟雨中。”民国29年,紫霞亭被日本飞机炸毁,由此亭左蹑上二百余级,有一天然洞,叫流云洞。洞中豁然,别有天地,穿洞而出,倚崖建有一宫阁,名叫钟灵阁。清代和民国年间在此祀关圣帝君与诸葛武侯。阁中挂明代青铜钟和清代铁钟各一口。钟灵阁右侧是八仙宫,为独秀峰最大宫阁,置身于此,凭栏纵目,远处层峦叠嶂,田畴村舍,错落有致,脚下楼宇参差,鉴水环抱城郭,令人陶醉在诗画中。从八仙宫右侧拾级而下,有一天然小洞,名为古佛洞,为祀福寿三星之地。该胜迹清代时建有各种式样宫阁8间,现存3间,改建1间,有历代名人诗题、字刻石33幅,其中明代1幅,清代30幅,解放后2幅。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赵翼的《独秀山古榕树歌》诗曰“秀山耸削无寸土,其上乃有榕树古。咄尔托根何奇哉!不以土植以石栽……”,赞美独秀峰优美景色。

鉴 水 又叫“鉴水潆洄”,源头出自都安乡三合村的鉴山脚下,其水河床潆洄如带,水质浩白如镜。其主要风景点有鉴隘塘(今三合电站处)、小西湖、响水瀑布等。赵翼曾有《鉴隘塘瀑布》一首诗曰“惜哉远落蛮徼内,未与天台庐阜名争驰……”盛赞弦目惊心的鉴河飞瀑奇景,“响水瀑布”滩地全长400多米,有四处瀑滩,滩宽30米左右,间隔约100米,滩头两岸,稻田井然,岩滩礁石上布满着洁如绿珠的葛仙米,水从数丈高崖滩瀑跌而下,震声如雷,洁花如梅,烟雨如氲,每当晨曦折照,虹桥披金,美不胜收。

曲桥柳荫俗称九曲桥。鉴河缓缓地流过千山万壑。到德保县城东形成一个大回旋,注成无数洲屿。1981年利用这天然景观建曲桥回廊300米,铁索桥30米。石拱桥三座,把十多个沙洲和小屿肩连为一体,行道间,植棕榈、杨柳、小叶榕、相思、斑竹、木棉等南方特有园林树种,小屿间,起碧涟等榭亭,河面上立当地民间传说中珍姐捞虾塑像。这里一年四季碧水涟漪,修竹蓊葱,榕荫匝地,采禽翔伏。度步于此,忘城市之喧嚣,喜林泉之在目,82年开放游览时,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罗立斌撰联:“鉴水廉泉培懿德,芳山胜迹保文明”。

吉星岩吉星岩前的一棵千年古桐和一棵桑树王就象是吉星岩的两个守护神,巍然矗立,直插云天,阳光从茂密的枝叶中点点渗透,闪烁迷离。吉星岩洞口开阔,洞顶高悬,岩口顺着滕蔓滴下的水连成珠链,仿佛古代美女额头的绚丽装饰。进入岩洞,里面的万千气象令人叹奇。大小钟乳石林次栉比,姿态栩栩如生,高大的“神象”,多彩的“海底珊瑚”、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黝黑的“天下第一钟”,就如同技艺精湛的石匠潜心雕凿出来的作品一般 ,那么逼真而富有意趣。2003年底,吉星岩被评为百色18大景点之一。投资5000万元的吉星岩开发区已完成规划评审。

老虎洞因洞内钟乳石纹样与虎皮极为相似而得名。德保酒厂的天然酒窑,有中国最大的恒温酒窑之称。幽深的洞内,坛坛美酒暗香浮动,开启之日定是天地同醉。正是"老虎洞内深酒巷,新醅陈酿醉八方"。德堡山明水秀,明丽的山水自然出好酒。2003年底,老虎洞景区通过自治区旅游局规划评审。2005年初,德保县招商投资500万元开发老虎洞的“红色旅游”项目,老虎洞成为连接百色右江旅游带与靖西、那坡旅游带的必经之地。

红枫林德保境内约有十万亩红枫林,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德保红枫五颜六色,披满山头。故有德保红叶赛九寨的说法,2004年,德保县开展红叶摄影活动后,大批区内外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观光客云集德保,德保红枫已逐渐成为百色红色之旅的一个瞧点,成为继华银铝业工程后世人注目的一张德保新名片。

题图:德保县田园风光

本地主要商品

铝土矿、铜矿、烤烟、蔬菜、剑麻、八角、茴油、德保矮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