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坐骨结节褥疮 |
释义 | 概述坐骨结节褥疮是褥疮的一种,是由于坐骨结节部位的肌肤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大多发生在长期坐轮椅的截瘫病人身上。 发病原因人在坐位时的负重功能主要由坐骨结节承担。该处皮肤厚,皮下组织致密、耐磨、坐骨结节有滑液囊,可减少组织摩擦,有利于臀大肌在坐骨结节上滑动。但当病人长期取坐位时,尤其是低位截瘫病人长时期坐轮椅而又未采取防压措施时,也易发生坐骨结节褥疮。 坐骨结节部压疮一旦发生,常波及坐骨结节滑液囊,引起滑液囊感染,往往会形成较深的脓腔。由于口小底大,引流不畅,使感染的反复发作,形成管壁很厚的窦道,使褥疮经久不愈。严重者可波及坐骨结节,导致坐骨结节骨髓炎,使一般治疗很难奏效。许多坐骨结节部褥疮发作,往往是深部组织先坏死,感染后形成脓腔再向外溃破的,即为“闭合性褥疮”。坐骨结节部褥疮一般有创面口小、腔深、有窦道、有深部感染、易并发坐骨结节骨髓炎等特点。发生坐骨结节褥疮后,要立即卧床,禁止坐位。 疗法小的创面经清创换药治疗,治疗时要探查清窦道和内腔深度及范围,要摄片检查坐骨是否破坏。若窦道深、内腔大或坐骨遭受破坏,则建议采用中医的“靶位体液渗透疗法”。“靶位体液渗透疗法”,从致病环境及条件入手,直接将药物作用于患处,围绕病灶轴或病灶区靶位给药,利用药物的专属作用,将病患区域的脓性分泌物以机体的津液为载体,持续不断的通过创腔驱逐出体外,使局部乃至全身的病理性体液更替为生理性的体液,改变局部的酸性环境,让其不适于致病菌生长繁殖,从根本上消除致病条件,达到彻底治愈褥疮的目的。 防治坐骨结节褥疮的防治关键在于在日常尽量不要长期采取坐姿,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应当采用卧床的方法。坐骨结节褥疮应当早发现早治疗,对处于初期的坐骨结节褥疮只要注意不再采取坐姿,即可好转。对到达重度期的坐骨结节褥疮应当彻底清除已经坏死的软组织,如果病人的体质太差可以分期分批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扩大引流腔。同时采用中医的“靶位体液疗法”进行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