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
释义

作品背景

北京大学是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高等学府,但北大的诞生与戊戌变法关系密切,京师大学堂就是北大前身。

筹办京师大学堂之议,首倡于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又重申此议。同年六月光绪下《明定国事诏》,宣布举办京师大学堂。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上报,令孙家鼐为管学大臣,聘请美国人丁韪良为总教习。

奏折的开头反复引用光绪催办京师大学堂的诏谕,又一再说明草创之初的谨慎小心和深恐怠慢,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光绪君臣变法图强的热情和急切心情。奏折指出京师大学堂最突出的问题有四个,第一是经费的筹措问题,第二是校舍的兴建和借用问题,第三是管学大臣的挑选,第四是总教习的选派。光绪几乎是完全采纳了奏折中的建议:校舍在北京地安门内马神庙;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开办经费、常年用款,由户部筹拨;原设之官书局和新设之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可见完全是按照奏折中的规划运作的。

“戊戌政变”之后,光绪遭到幽囚,维新派或出逃,或被治罪。慈禧进行了全面复辟,把变法的所有新政统统废除,但却保留了新政中正在艰难筹建的京师大学堂。当时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报》曾这样评论:“戊戌政变”后的“北京尘天粪地之中,所留一线光明,独有大学堂而已。”京师大学堂成为“戊戌政变”后所有新法措施中唯一的幸存者。

作者小传

孙家鼐(1827年-1909年),清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字燮臣,号蛰生,又号澹静老人。咸丰状元,授修撰。与翁同和同为光绪帝的师傅,并列名晚清“强学会”。戊戌变法中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并以管学大臣主办京师大学堂。戊戌政变后,因病乞免官。后起为礼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转文渊阁大学士,充学务大臣。后病逝。

作品原文

奏为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搬开办详细章程,谨缮清单,敬呈御览,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本年正月二十五日,奏上谕:“御史王鹏运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等语。京师大学堂迭经臣工奏请,准其建立,现在亟须开办,其详细章程,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妥议具奏,钦此。”臣等以事属创始,筹划匪易,当即查取东西洋各国学校制度,暨各省学堂现行章程,参酌厘定,尚未就绪。旋于四月二十三日奉上谕:“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等因,钦此。”臣等往返商榷,正在将章程妥议具覆,复于本月初八日奉上谕:“前因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特降谕旨,命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议奏,即着迅速覆奏,勿再迟延等因,钦此。”

臣等跪诵之下,悚惧莫名。窃维今日中国亟图自强,自必以育才兴学为要综。考欧美各国富强之故,实由于无人不学,无事不学。其学校每年所需经费,英至九百三十余万镑,每年约合华银六千五百数十万两,法至四百余万镑,每年约合华银二千八百数十万两,其余诸国,亦数百千万不等,以故负笈之士,成就远大,政治学艺,日异月新。近人至以学校之多寡,觇国政之盛衰,非无因也。

中国当更新之始,京师为首善之基,创兹巨典,必当规模宏远,条理详备,始足以隆观听而育人才。臣等仰体圣意,广集良法,斟酌损益,草定章程,规模略具,举其要义,凡有四端:一曰宽筹经费。二曰宏建学舍。三曰慎选管学大臣。四曰简派总教习。提纲挈领,在此数者。学堂养士数百,购图书仪器,需款甚巨,非有额拨常年专款,断难持久。而现在经营创始,所费尤为不赀。臣等约计开办经费,需银三十五万两,常年经费一十八万两有奇,其数似已甚多,然较诸西国尚不及千分之一,皇上垂注大学堂,屡发明诏,作人之意至勤勤矣。伏乞饬下户部,即速筹拨专款,俾得兴办,所有常年经费,亦预先指定,庶免延误。将来如有推广,不敷支给,再由管学大臣临时酌度请旨办理。

现在开办经费内,仰蒙圣恩,拨给官地,亦可稍从节省,然黉舍未具,尚须兴筑,臣等窃思时事日殷,需才孔亟,若待从容筑室,又当迟以岁月。查日本开学之先,皆权假邸舍以集生徒,今事当速举,似可权宜。伏乞皇上先行拨给公中广大房室一所,暂充学舍,命官选士,克日兴办,其大学堂仍应别拨公地,另行构建,则规范既闳,而举事不滞。学舍具矣,任事需人,大学堂设于京师,以为各省表率,事当开创,一切制度,均宜审慎精详,非有明体达用之大臣,以管摄之,不足以宏此远谟。况风气渐开,各省已设学堂,近又迭奉谕旨,停试八股,讲求西学,各省向课制艺,书院自应一律更改,将来学堂日有增益,而无所统辖,必至各分畛域,其弊不可不防。伏祈皇上简派大臣中之博通中外学术者一员,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即以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其在堂办事各员,统由该大臣慎选奏派。命官既须郑重,而择师尤关紧要。今士人学无本原,不通中国政教之故,徒袭西学皮毛,岂能供国家之用?欲转移之,非精选总教习不可。苟得其人,学术正而道艺兴;苟失其人,学术谬而道艺亦误。

伏维皇上孜孜兴学,尤应慎简教习,以收遵道敬学之效。总教习综司学堂功课,非有学赅中外之士,不足以膺斯重任,非请皇上破格录用,不足以得斯宏才。若总教习得人,分教习皆由其选派,亦可收指臂之效,其余一切拟办事宜,悉具章程之内,谨缮清样,恭呈御览。所有臣等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详细章程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遵行。再此折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稿,会同军机处办理,合并声明,谨奏。

作品译文

臣等所奏的是:遵皇上圣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订开办的详细章程,谨慎地缮写清单,敬呈皇上审阅,恭缮奏折,祈请皇上鉴察。今年正月25日奉皇帝的上谕:“御史王鹏运奏折中有请开办京师大学堂等语。京师大学堂经群臣多次上奏请求,准予建立,现在急需开办京师大学堂,开办的详细章程,命令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妥善商议后具奏,钦此。”臣等认为这件事因为是初创,筹划不易,所以立即查考了世界各国学校制度,和我国各省学堂的现行章程,斟酌情况整理制订,还没有就绪。随即于4月23日又奉皇上的上谕:“办理京师大学堂对各行省有示范的作用,尤其应该首先举办。命令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迅速地共同妥善商议后上奏等因,钦此。”臣等往返商榷,正要将章程妥善商议,一一回复皇上的垂询。又在本月初8日奉上谕:“以前因为京师大学堂是各行省的倡导,特为降下谕旨,令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共同商议后详细汇报。命令他们迅速一一奏明汇报皇上,不要再拖延等因,钦此。”

臣等跪读上谕,深感没有办好皇上指定的事,十分惶恐。考虑到现在我们迫切希望自强,自然应当以培育人才兴办学校为首要大事。考查欧美各国富强的原因,确实是因为他们国家没有人不热爱学习,没有哪方面的事不研究。他们学校每年的经费,英国达到930余万镑,约合我国白银6500数10万两;法国达到400多万镑,约合我国白银2800数10万两;其他各国也数百千万不等。因为他们教育经费充足,所以学生成就大,他们国家的政府管理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有的学者甚至从学校的多少看国家的盛衰,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国正当国家更新开始的时候,京城是全国各地的楷模,开创这样的大事业,一定要有远大规划,还应有具体详细条例,这样才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又真正培育出人才。臣等体会到皇上的意图,广泛的征求各种办学的好方法,斟酌情况进行调整,草拟出章程,已经初具规模,列举其中主要的共有四点:一是多筹措经费。二是大规模兴建校舍。三是慎重挑选管学大臣。四是选派总教习。将章程提纲挈领,就是这四点。京师大学堂在校学生要达到数百人,要购买图书仪器,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没有每年定额拨发专款绝对难以长期办下去。而现在正在筹划创始阶段,所以需要花费的钱无法估算。臣等约略计算开办经费,需银35万两,常年经费18万多两。这个数目似乎已经很大,但是比起西方国家来还达不到他们的千分之一。皇上重视大学堂,多次发布诏书,培养人才的愿望极为殷切。俯伏请求皇上命令户部马上筹拨专款,使其得以兴办,所有常年经费,也预先确定下来,以免延误时间。将来大学堂如果扩大,不敷支出,再由管学大臣,临时斟酌考虑,奏请皇上传旨办理。

现在开办经费中,承蒙皇上恩典拨给官地,也可以稍微节省一部分购买土地的支出,但是没有校舍,还需要新建。臣等考虑到时局越来越令人忧虑,又急需人才,如果慢慢建筑,要耽误兴办大学堂的时间。考查一下日本开始办学的时候,都暂时借用首都高级官员办事所用的邸舍作为校舍,现在要尽快兴办大学堂,似乎也可以效法日本,采取变通的办法。俯伏请求皇上先拨给公家宽大房屋一所,暂作校舍,先任命官员,选拔学生,即定日期兴办大学堂。但是大学堂还是应该另拨公地,另行建设,规模就可以更宏大,这才能叫作办事不拖沓。校舍有了,办学需要人,大学堂设在京城,作为各省表率,是开创性的事业,一切制度都应该周密慎重地讨论,制订出来要精细详明,没有能明辨事情的轻重缓急的大臣加以管理,就不能实现这个远大的规划。况且兴办新学堂的风气已经传开,各省都已经设立学堂,最近又多次奉皇上谕旨,决定停止八股考试,研究学习西学,各省从前讲授学习的八股文,和书院中的课程,自然都应该予以一律修改。将来学堂数量逐渐增加,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必然各自独立互不统属,这种弊端不可不防。俯伏请求皇上选派一员学贯中西的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的事务,并且任命他管理各省所设的学堂,那些在大学堂办事的各种官员,全部由该大臣慎重选择,再奏明皇上,由皇上加以委派。任命官员既然必须慎重,那么选择老师则尤其重要。现在读书人学问缺乏根基,是因为他们不懂中国的政治教化,只学得西学的皮毛,国家怎么能任用这样的人呢?想转变这种情况,不精选总教习是不行的。如果所选人员合适,学堂里的学生就能够学到正统的学问和各种技能;如果所选人员不合适,学堂里的学生所学的就是荒谬的见解和错误的技能。想到皇上费尽心思地兴办学堂,就尤其应当慎重选派教习,以达到尊重道统,尊重老师的目的。总教习主管学堂的课程,不是学贯中西的读书人不足以担当这一重任。而不请皇上破格录用,不能得到这样的大才。如果总教习找到合适人选,分教习都由他选派,也可以收到指挥灵活的效果。其他一切计划应该办的事情,全部写在章程之内,谨慎地缮写清单,恭敬地呈进皇上审阅。臣等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且拟定详细章程,所有讨论过程及问题理应恭缮奏折向皇上陈述,俯伏请皇上鉴察训示,以便遵行。另外,这个奏折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稿,会同军机处办理,一起向皇上声明,谨奏。

影响与传播

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大学堂一度停办。1902年学堂恢复后,朝廷委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先设速成、预备两科。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同年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另设总监督,专管京师大学堂事宜,派张亨嘉为第一任总监督,从此成为单纯的高等学校。1910年发展为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的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从此北京大学成为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的代名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而所有这些的源头都要追溯到京师大学堂这样一个前身,追溯到这一篇奠定了它的基础的草创性文件———《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9: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