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最中 |
释义 | 最中【最中】 日语原文:最中 假名:もなか 罗马字:Monaka 【日本美食】—— 日式传统点心篇之“最中” 外型像个小盒子,糯米外皮烤的薄酥,内馅是细腻的红豆沙馅。外壳无味,待酥转软时,与红豆馅同入口。 和果子之最中在所有和果子中,最让人感到熟悉的滋味,应该就属于「最中」(もなか)了,不过,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却显得陌生。 最中是一种用饼壳(多是方形)夹着软甜浓郁豆馅的日本点心,尝起来有双重的口感,现在,包在饼里的馅也有很多种变化了! 最中的老祖先最中的原型,最初是先将糯米粉和水混合捏成团,再擀成很薄饼皮后,再切成圆形烧烤而成薄酥外壳,最后在上面放上掺有砂糖的日式干点心。 到了江户时代,有人改良成放红豆馅儿,最后,又渐渐演变成上下两片薄饼外壳夹着红豆馅的形式。 明治之后,饼壳的现代形式也渐渐被确定了下来,大体而言,薄酥的质感大致和原型相同,但是会改用饼壳专用烧烤工具,同时两面烧烤,使糯米饼壳的淀粉鼓起而延展到稍稍超出饼壳烧烤器的模子。 在日本,最中的饼壳大部分都由专门制作的店铺制作,再提供到各家点心店,当然也有一些点心店会自行制作。 有时为了怕豆馅让饼壳受潮而变软,有些业者也会制作让消费者吃的时候,再自己将馅料填入的产品。 最中の月在《拾遗和歌集》卷3. 秋171中,有提到皇宫中的赏月活动上,端出白圆的糕饼,而「最中的月」(最中の月)也在对话中出现,而那个圆形点心便因此有了「最中的月」之名。 到了江户时代,因为最中的原型就差不多就像《拾遗和歌集》中提到的点心,所以也因此被称作「最中的月」,后来改良后的外壳开始有非圆形的形状出现,也渐渐地变成只称呼作「最中」了! 最中后来也在日治时期传到台湾,称作「最中」或「最中饼」,由于在地饮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台湾最中饼的馅料也出现像莲子馅、黑糖红豆馅、咖啡馅料、冰淇淋馅料等多种不同的口味;在饼壳的外形,虽仍以方型居多,但也有像贝壳状等充满个性化的产品喔! 最中的饼壳通常是没有味道的,在酥酥的时候就和馅料一同享用虽然很不错,不过,等饼壳稍稍转软时吃也不赖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