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足袋 |
释义 | 简介“足袋”本来是古汉语称袜子,日本也吸收了这个名称,在11世纪时就有“足袋”的记载。后来在日语里变成专指分趾的袜子和鞋。 足袋-历史中国五十年代,日本贫困的劳动阶层多喜欢穿这种样式的鞋。 足袋最早出现在中国,称为“丫头袜”。唐朝的李白有《越女词》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是“丫”的通假字。当时江南人因为当地气候潮湿多雨,多穿木屐,丫头袜就是专用来配搭人字带木屐的袜子。 至宋朝,丫头袜仍然很流行,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提到:“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渺身。”,当时不但在江南地区流行,在北方也可以见到,金朝元好问《续小娘歌》之五:“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吴无闻注曰:“鸦头袜,女子歧头袜。” 元朝时丫头袜也很常见于江南,当时浙江诸暨人杨维桢《翡翠巢》:“屏开时露鸦头袜,弦断应衔凤嘴胶。”[2]当时在诸暨民间,农妇做鸦头袜、草鞋袜是必须的技能。后来因为缠足的普及,丫头袜就少见于中国了。 日本日本在11世纪的文献上开始有“足袋”一词的记载,但不确定其形制是否和现在的足袋相同。而现在发音是“たび”的分指袜“足袋”,出现在镰仓时代(另一说为室町时代),其实际的起源以及发音来源至今未有定论。 来源说法 “足袋” 1、源自平安时代的贵族穿着袜子“下沓(しとうず)”,当时的猎人穿着的袜子是皮革制,这可能是起源之一。 2、源自中国的丫头袜,与木屐一起传入日本,由于日本的下駄于当时中国的木屐形制相似,故有此一说。 3、日本所制作专用来配搭下駄的袜子,与中国的丫头袜没有直接传承关系,只是两者都是为搭配分指木屐而设计形状相似的袜子。 4、平安时代的皮革足袋,脚踝部分附上可缝合的纽,缝合后纽不会掉下来。 镰仓时代曾规定武家只限于从当年的十月十日到第二年的二月二日可以穿袜子,而且只有年过50岁的老人、贵族和经过各级官府特殊批准的人,才有这种待遇,是为“足袋御免”,到江户时代,才废止这项规定。 1657年发生明历大火后,皮革供应不足导致价格高涨,木绵制品在当时突然成为普及产品。在木绵制足袋普及之时,以钮扣扣住足袋的方法有所改变。现在的足袋是以呼作“こはぜ”(甲驰、牙签、甲钩、骨板)的金属制成的挂勾扣住的,绑在钮上的线称为“受け糸”(又称作挂け糸),这种方式是江户后期至明治初期期间非常普及。但以钮扣扣住的足袋并没有消失。 足袋-发展现代分趾鞋袜 现代日本人在穿着和服与下駄、草履时仍然常穿足袋。最正式的是白色,在一些正式场合如茶道会穿着。男性出行时则常穿黑色的足袋。有花纹、图案的足袋则多为女性穿着。 2000年以来,日本人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使足袋得到重视,5个脚趾分开的足袋也流行起来,因为加大脚趾之间的空隙可以在行走时得到更多锻炼。而且脚趾的动作可以加强脚部肌肉活动,预防外翻指的产生。精明的日本商家还推出了足袋运动鞋、足袋鞋垫、足袋长筒袜等等。至于造型、花样设计,则完全不输给常规的运动鞋。如果你不喜欢穿运动鞋,还有足袋拖鞋、足袋短靴等可以尝试。 西方人也从足袋中得到灵感,设计出超薄五趾鞋,号称“世界上最舒适的鞋子”。它有助于预防脚踝扭伤,有骨科医生甚至开始用这种五趾鞋帮助病人进行恢复训练。 足袋-制作据说,过去这种拇指分开的足袋用厚布制成,主要是武士、旅人等使用。在日本电影上看到飞檐走壁的蒙面忍者也多是穿这种足袋。在明治时代以后,随着橡胶工业的发达,鞋底多采用橡胶制成。事实上在当今的日本,街面上穿这种足袋的人并不多见。 如果是全手工制作,一天只能做一双,即使采用流水线手工制作,一天也只能出品五六双,而培养一个成熟的足袋工匠,甚至需要20年时间。 足袋-特点足袋 总体来讲这种富有日本特色的鞋具有如下的特点: 1、脚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使脚的触地感很强,容易掌握身体的平衡。 2、鞋腰采用传统的别扣方式,扣合简单,同时根据小腿的粗细可分4档调解松紧,使鞋与腿能紧密地成为一体。 3、鞋底采用高强度耐磨橡胶并且中间向内凹进,走起路来没有疲劳感、非常舒适。 足袋-应用由于脚感好、容易掌握身体的平衡和防滑,其主要在土木建筑、园林以及高空作业人员中被广泛使用。在传统节日活动时,抬着山车行走、跳民间舞也都是穿这种足袋。另外,这种鞋也非常适合外出游玩、登山、钓鱼等野外活动场合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