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足穿通性溃疡 |
释义 | 足穿通性损害(perforating lesion of the foot)又称足穿通性溃疡、足穿通病等。是发生于足部的一种慢性溃疡性疾病。 发病机理发病原因该病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合并症。尤其多见于神经系统的疾病,该病发生也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和麻风等疾病有关。 发病机制该病为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合并症,尤其多见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脊髓痨、脊柱裂、脊髓空洞症、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及多发性神经炎等。由于以上疾病致神经营养性病变,加之局部感觉消失和受压,更易有溃疡形成。 临床表现多见于30~50岁之间的男性。好发于足跖易受压部位,特别在第一和第五跖趾关节处多见,足根部亦可受累。根据初起时患处出现角质增厚的小斑片,形如鸡眼或胼胝,随后轻度红肿,在增厚的表皮下,逐渐软化坏死,形成溃疡或瘘管。溃疡呈漏斗,有恶臭及稀薄的脓液溢出。基底有暗红色的肉芽组织,溃疡的周围绕以增厚的角质,损害常孤立存在。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1、治疗原发系统性疾病。 2、局部可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外用5%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3、长期不愈合者,可将坏死组织刮除。外涂高捷软膏。 疾病预后出现局部多汗症者,病程更长,愈后可复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