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走近海洋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平装: 22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2777647, 7502777644 条形码: 9787502777647 尺寸: 23.8 x 16.4 x 1.4 cm 重量: 440 g 作者简介刘骆生,名中寓骆驼吃苦耐劳之意,弱冠迁徙,由京赴黑土地,雪中寻薪以御寒,至今难忘,转徙西北,风大如群虎吼,黄尘遮蔽日月,燃油灯,读鲁迅以自励,学业一度中断,幸高考恢复,遂命运转机,圆读书求学之梦。20世纪90年代初复归京,任某中央单位部门领导,担负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之职。关注海洋,协调组织海洋研讨会几许,意尽绵薄之力加一砖无以为多,添半瓦略表心迹。出书二十余本。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社会兼职为:清华大学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等。围棋业余六段。 张一莉,湖北省红安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2003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新疆哈密地区建设局副局长,新疆哈密地区建筑设计院副院长。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主要著作:主编《深圳勘察设计25年(建筑设计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合著《走在蓝天白云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内容简介《走近海洋》内容简介:通过新的学习我才进一步认识到海洋和大陆是那么样的密不可分,陆地上的许多事情都依靠海洋这个平台,才得以实现的。而在我国许多人的心目中,看待中国的目光还仅仅只局限于山川、平原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不知道中国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目录第一章 全世界瞩目的香港 一、接到偷渡香港的动员信 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香港 三、到香港学习工商管理 四、开放——中国改革的特色和优势 五、香港为外部资金进入中国起了领头羊的作用 第二章 要做海上强国的产物——海参崴 一、从绥芬河到海参崴 二、在海参崴最抢眼的是军舰 三、俄罗斯在18世纪为获北方出海口发动战争 四、从沙皇俄国到俄罗斯俄国的海权意识 第三章 新视角下的甲午海战 一、甲午海战步鸦片战争后尘 二、末战已见端倪的甲午海战 三、甲午海战催生了《马关条约》 四、甲午海战败在国家体制 第四章 祖国的西沙 一、“运8”送我去西沙 二、祖国宝岛西沙 三、收复宝岛西沙 四、赤胆忠心保卫西沙 第五章 南沙的涛声 一、在榆林港的慰问和参观 二、南沙原本没有问题 三、中国在南沙永暑礁建立基地 四、在南沙和越南的海战 五、攻不易守更难的南沙岛礁 六、着眼未来开发南沙 第六章 新亚欧大陆桥 一、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繁荣和发展 二、新亚欧大陆桥的美好前景 三、中国西部和中亚从此紧密连接 四、一根金线串连起颗颗珍珠 第七章 南海1号——海洋强国的见证 一、海洋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麦哲伦艰苦卓绝环球航海探险 四、回顾郑和下西洋 五、南海1号见证中国曾经是海上强国 第八章 并不遥远的海峡 一、既为大陆屏障也为大陆障碍的台湾海峡 二、并不遥远的马六甲海峡 三、苏伊士运河成了大国博弈的战场 四、波谲云诡的霍尔木兹海峡 五、博弈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 第九章 大西洋西岸的巴西 一、圣保罗和桑托斯海滩 二、“一月的河”——里约热内卢 三、亚马逊河腹地的玛瑙斯市 第十章 走进地中海 一、难以透视的戴安娜现象 二、从柏林到科隆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 三、《最后的晚餐》告诉了人们什么 四、比萨斜塔——见证了人类最宝贵的独立思想 五、希腊——诞生英雄主义的地方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