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走到延安
释义

书籍简介:

书名:走到延安

作者:黄晓非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学生出书网 家族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字 数:54千字

页 数:127页

版 次:2009年7月第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 价:25元

内容简介:

青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永远占有不同寻常的位置,那是我们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年月,会深刻的烙印在我们的心底,当我们人到中年或是进入老年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重新拾起那些青春的碎片,不时去玩味、去体会,不论那时候的是非功过,都是我们生命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1966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北京大学,这个孕育我国无数优秀的人才的摇篮,这个一向是自由和文明的发祥地,也被一些人所利用,贴出全国第一张大字报,从此掀起了一场长达十年的风暴,那就是“文化大革命”。这场风暴,改变了中国亿万人的生命历程,在这样的历史洪流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在那个年代里,那时候的年轻人也在经历他们的青春岁月,他们也在用他们的一腔热血,无比真诚的谱写着他们的青春之歌。无论这支歌中会出现什么杂音、混音,甚至是一些破裂、混乱,使这支歌变色、变调,这支歌还是他们青春的变奏曲。他们中的许多人,真的是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去谱写这支青春之歌的。

…… ……

本书目录:

前言

“新长征日记”

第一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第二章 “新长征”开始的原因和准备

第三章 从“北大”出发

第四章 初到山西

第五章 人说山西好风光

第六章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第七章 别了,山西

第八章 到达陕北

第九章 奔向延安

后记

附录:刘胡兰生平

原文摘录:

…… ……

我,叫黄晓非,1942年11月19日我出生在重庆市小龙坎原国民党政府国际广播电台的职工宿舍内。我的父亲,叫黄哲,194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当时他正在大渡口钢铁厂当技师;我的母亲,叫陈仲贤,她于194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当时她正在重庆广播电台当图书管理员。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尽管应该算是大后方,但是,我父母的生活依然十分艰辛,以致我生下时很是瘦小,据我的外婆说,当时我的大腿和鸡腿一样细,尽管如此,我的到来还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能够幸存下来,实属不易。据说那时候,每当空袭警报拉响,外婆就扔下一切东西,抱着我以最快的速度冲进防空洞,用以躲避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

1943年,我随父母回到自贡市老家,爷爷奶奶的家中。父亲在盐厂当电机工程师,母亲在中学当数学教师。我的童年时期,正值我国历史中的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先是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我们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然而接着就是国共的内战,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隆隆的炮火中度过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我的父母欢欣鼓舞,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的建设忙碌、奔波,任劳任怨。此时,我已经开始上学了,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小学生。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我一直随他们在重庆和自贡两地来回跑,在自贡的育才小学,重庆的儒英小学我完成小学学业,后又在重庆的28中,自贡的旭川中学、蜀光中学完成中学学业。尽管我的学习生活不是很安定,但是我由于家庭的关系,一直很爱学习,也很会学习,因此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很优秀,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60年,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我们国家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学制六年。

十八岁的我,虽然年轻、稚嫩,但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我告别了家乡,告别了亲人,一个人来到了北京——我们的首都,来到了北京大学——我热爱的校园。我没有离愁,只有兴奋,我的心上仿佛插着一双翅膀,要在这梦想的地方自由翱翔。

在北大的六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六年。在这里,我不仅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还结交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老师——他们的许多教导,让我终身受益。最重要的是,我还在这里找到了我的终身伴侣。北大,给了我太多、太多,那里也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青春梦想。

……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