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纵隔肿瘤及囊肿 |
释义 | 疾病名称纵隔肿瘤及囊肿 疾病分类肿瘤科,胸外科 疾病概述纵隔肿瘤及囊肿是指纵隔中的异常肿物,可以是先天性组织发育异常形成,也可以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诊断依据:小儿纵隔肿瘤症状不明显,部分以颈部肿块就诊,2岁以下的小儿主要由于气管受压出现呼吸困难就诊。相当部分纵隔肿瘤是由于其他疾病行X线检查时发现。 检查:1、X线检查:胸片可以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有无钙化及牙齿等,还可行纵隔断层检查。2、CT和、MRI检查: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3、化验检查:神经母细胞瘤的病例查尿儿茶酚胺阳性,畸胎瘤恶变时甲胎蛋白可升高等。 治疗:除恶性淋巴瘤适于放疗外,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一经诊断均应行手术切除,对哑铃状肿瘤,也应将纵隔及椎管内的肿瘤尽可能彻底切除。 疾病描述纵隔肿瘤及囊肿是指纵隔中的异常肿物,可以是先天性组织发育异常形成,也可以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症状体征1、胸痛、胸闷、咳嗽、咳出毛发、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全身无力等症状。 2、体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颈部包块、颈静脉怒张、霍纳征、胸廓畸形、呼吸音异常、血管杂音、高血压和下肢麻木或截瘫等。 诊断检查1、病史 询问有无胸痛、胸闷、咳嗽、咳出毛发、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和全身无力等症状。 2、体检 注意有无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颈部包块、颈静脉怒张、霍纳征、胸廓畸形、呼吸音异常、血管杂音、高血压和下肢麻木或截瘫等。 3、胸部X线检查,注意纵隔内异常阴影的部位、外形、密度,有无钙化或骨骼影,有无搏动,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是否随呼吸和体位发生形态变化。另外,还需观察肋骨、胸骨、脊柱有无压迫及骨质破坏,有无椎间孔受压扩大。许多纵隔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根据发生部位及生长速度,可协助肿瘤类型的鉴别。 4、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CT扫描、MRI、食管钡餐造影、内镜(气管、食管)检查以及经皮针吸活检均有助于诊断,可根据需要,选择应用。 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 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适用放射治疗外,均应行外科治疗。 (二)术中注意事项 1、不要忽略诊断。对术前未能确诊的纵隔肿块,探查要小心、仔细、不可将先天性异位肾切除。要防止将主动脉瘤,特别是假性动脉瘤当成普通纵隔肿瘤分破。 2、采取适当切口,在良好的显露下进行手术,避免损伤大血管等重要脏器。巨大肿瘤,特别是含有液体者先穿刺减压,有利于显露和分离。对粘连十分紧密的囊肿,可作囊内切除。 3、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应和神经外科医师合作,将椎管内的部分也予切除。 4、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应与神经内科医师合作,合理用药。术后作好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的准备。 5、术前曾咳出毛发的患者,要用双腔管气管内插管麻醉,术中不可用力挤压肿瘤。计划做肺叶切除的患者,可先结扎支气管,以防误吸和窒息。 6、巨大胸内甲状腺伴有气管环软化者,要作好术后气管切开的准备。伴有甲亢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按甲亢处理。 7、有恶性变的胸腺瘤、畸胎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