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综合运输通道 |
释义 | 综合运输通道的概念综合运输通道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第一篇系统研究综合运输通道的文章“通道:城市系统的一种理论”发表于1969年。通道被描述为通过交通媒介联系城市区域的一种线状系统。但至今,学术界对运输通道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公共运输词典》解释为:“在某一区域内,连接主要交通流发源地,有共同流向,有几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的宽阔地带”。美国交通工程专家William. W. Hay对交通运输通道的解释为:“在湖、河流、溪谷、山脉等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活动模式、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客货流密集地带,通常由多种运输方式提供服务”。张国伍教授认为:“某两地之间具有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了承担此强大交通流而建设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称之为交通运输通道”[2]。文献将运输通道定义为“由起讫点相同,具有强大的交通流,且中途主要经由大体相同的诸路径及其附属配套服务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带称为运输通道”。文献[3]认为以往关于运输通道的定义是狭义的,并提出广义运输通道是客货流的流经地、线路、运载工具以及管理系统的总和。对既有的概念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概念包括以下共性:①运输通道内包括两种以上运输方式;②通道内部实体运输需求规模大;③运输通道的空间形态为带状。 分析以上共性,大部分既有概念将运输通道等同于综合运输通道,我们认为这是不严密的。通道(corridor),又可称为走廊、廊道,本意就与“行”有关,之所以前面加上“运输”二字,是为了区别其在现代社会的其他用途。运输通道应当包括综合运输通道(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CTC)和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的运输通道(Single-mod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STC),例如高速公路运输通道(Highway Corridors)、铁路运输通道(Railway Corridors)等。由于研究对象不同,使用的规划理论与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应当严格区分运输通道与综合运输通道的概念并在表述时加以说明。 综合运输通道的分类综合运输通道的分类是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只有从不同角度将综合运输通道的类别加以界定,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综合运输通道的分类有以下几种:①按运输对象划分:客运通道、货运通道、客货运输通道;②按通道的空间层次和交流性质划分:国际性运输通道、大经济区间的区际运输通道、省际运输通道、省内运输通道、市内运输通道;③按通道内运输方式排列方式划分:串联、并联、串并联。 综合运输通道的构成综合运输通道的构成主要指通道内包含哪些运输方式,结构指构成综合运输通道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综合运输通道由于其所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输对象等的差异,构成和结构应该有所不同。由此可见,如何对综合运输通道构成和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与配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综合运输通道的研究成果也多集中于此,但理论框架尚未形成,研究程度有待深入。 综合运输通道规划综合运输通道规划是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外部环境,对规划期内通道的类型、规模、构成、建设时序及内部运输方式的规模等进行规划,目的是使综合运输通道这样一个社会运输服务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本质上是一个优化问题。它不是单一运输方式的建设规划,也不是各种运输方式线路规划的简单叠加或集合。所以,从宏观层面考虑综合运输通道的类型、规模、构成、建设时序等问题是规划的主要内容。这些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的,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既有成果大多是在假定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来讨论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这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运输通道需求预测、运输方式分担率研究、综合运输通道系统优化研究、通道分割、以及建设时序研究等。其中对运输方式分担率研究比较多,特别是以基于Logit模型的流量分配研究为主。对通道的系统配置研究多为定性分析,尚未出现代表性成果。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内成果一般是对国外既有成果的改进。涉及综合运输通道与社会经济互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见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