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宗祠图书室
释义

简介

宗祠图书室是配合新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建设乡镇综合图书室而兴起设立的的一种图书室。主要就是利用农村闲置的宗祠,在宗祠拜房书架和书籍,为本村人提供图书数据查阅和阅读休闲的地方。

详细释义

祠堂内,一张长桌,两架旧书———勒流街道扶闾村,廖氏宗祠内就这样刚刚建起了一个简陋的图书室。

每到周末,孩童跑来,或坐门槛,或靠树边,把书捧在手上。他们身后,高悬着“圣训当遵”和“世彩振家声”的豪迈楹联。“我们做这件事,初衷只是为了让村里孩子不要到处乱跑。”图书室发起人之一、在村委会工作的廖结文说,现在的农村孩子,节假日大多都呆在家里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廖结文与同村的廖影萍商量后,决定合作建起这样一个图书室。她们先到祠借地方,又把自己的藏书献出来,一个废弃药品架当书架,若干桌椅,就有了这间图书室。

原来书架只有一些旧书旧杂志,族中长辈觉得这事好,就从祠堂公项中支取几千元钱,添置新书和书架、书桌,图书室终于有点小规模了。“这是好事,我们有多大力就帮多大啦!”宗祠理事廖厚德看着“后生仔”宽厚地笑了。他还觉得现在这间图书室有点小,对廖结文说:“以后孩子们来得多了,祠堂还可以把老人们的书法室腾出来,或者再开辟一个隔间。”

宗祠图书室

有了图书室,孩子们都很高兴。最初他们不敢来,来了也是不说话,书架上的书很快像磁石一样吸住了孩子们的眼睛,《海的女儿》、《鲁滨逊漂流记》……书的世界很快就把他们迷住了,图书室成了孩子的天堂。“过去没有图书室,我就在家里开电脑打游戏,同学们都叫我‘宅男’了。”生于90后的11岁姚锦川自嘲说。现在每到周末,他都与伙伴一起来图书室看书。

宗祠里,周末最多有二三十个孩子一起来。只要不把图书带出宗祠,廖结文她们都不多干涉他们选择看书的地方。小孩子天性好动,经常带着书“打游击”,宗祠的正殿、大厅、天井、花园,明亮的阳光,清新空气,书香四溢。

廖氏宗祠本来是族中祭祀、处理重要事务的地方,门口有着非常传统的楹联:“武威扬国誉,世彩振家声”。大门上的兽首衔环,屋顶的醒狮灰塑看去都威严厚重,正殿中供奉的族规也显出古老凝重的气息。负责宗祠管理的廖厚德介绍,宗祠在解放后就曾经做过小学,当时勒流镇和扶闾村靠近交通水道,乘船去广州非常方便,因此人烟聚集,文化气息非常浓厚。但后来公路代替水路,扶闾也就慢慢被边缘化,人少了,“后生”少了,村人也长久听不到书声,现在重开图书室,书声琅琅,他们这些老人也可以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也觉得是一种安慰。

小孩子多了一个小天地,看着他们的笑容,廖结文表示自己很快乐,有些感动。她说现在的图书还少一点,最好有热心人士能继续捐助一些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