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棕鳞大耳蕨 |
释义 | 基本内容【药材名称】 中 文 名 棕鳞大耳蕨 别 名 棕鳞耳蕨(江苏),大叶金鸡尾巴草(浙江) 【原 植 物】 中 文 名 棕鳞大耳蕨 拉 丁 名 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Rom.)Presl 科 别 鳞毛蕨科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90cm。根茎短而倾斜。叶簇生,叶柄长约30cm,粗壮,有沟,下部与根茎均被鳞片,鳞片长披针形,长1~1.5cm,宽2mm,黑褐色,边缘褐棕色;叶柄及中轴被棕色的狭鳞毛,叶片披针形,长30~50cm,宽10~15cm,先端渐尖,基部稍狭,2回羽状分裂,羽片15~20对,稍远生,有短柄,镰刀状披针形,长7~9cm,宽1.5~2cm,先端渐尖;小羽片矩圆状菱形,长1~1.3cm,基部上方耳形,下方楔形,边缘有疏长刺齿;羽轴及叶下疏被长鳞毛;叶薄革质。孢子囊群小,圆形,着生在叶缘及中肋中间;孢子囊群盖圆形,早落。孢子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潮湿林中及沟边阴处的酸性土上。分布于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 采 制 夏、秋季采收。洗净,去叶柄,与须根同晒干。 【来 源】
【英文简述】
【化学成份】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