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论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张荣 著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所属丛书: 宗教文化大系 册 数: 

条 形 码: 9787214058942 ; 978-7-214-05894-2

I S B N : 9787214058942  出版时间: 2010-9-1

开 本: 32开  页 数: 387页

定 价: 34 元

内容简介

自由与时间,这是理解奥古斯丁哲学的两大契机。《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围绕《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这两个文本,以心灵转向为主题,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自由之思与时间之问。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神正论,特别是讨论了恶的起源、人的自由和上帝的正义这些问题。在奥古斯丁那里,意志的自由决断不啻是罪恶的本源,而且也是人正当生活(生存)之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是心灵转向的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对于人的存在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本源地位。

下篇是对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全面考察,不仅考察了奥古斯丁对时间之存在(是)与时间之本质(是什么)的追问,而且考察了他关于时间存在的方式(怎样是)的追问。他关于“时间是心灵的伸展”这一回答,不仅使心灵之思和心灵之在合二为一,而且使他的时间之问走在存在论的途中。最后一章考察了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现象学效应。

本书目录

上篇 心灵转向及其根据——《论自由决断》中的神证论与心灵转向问题

第一章 概念与任务

第一节 liberum arbitrium概念释义

第二节 《论自由决断》的直接任务

第三节 对摩尼教的反驳

第四节 意志的自由与上帝的恩典

第二章 恶及其根源

第一节 恶行及其实质

一 恶行通论

二 永恒法与世俗法

第二节 善良意志与智慧

一 意志与理性

二 智慧与善良意志

第三节 再论恶行及其缘由

一 再论恶行

二 恶行的缘由

第三章 自由决断与上帝证明

第一节 原罪论的哲学分析

一 上帝证明的原因

二 “谎言”的实质是原罪

三 罪起源于意志的自由决断

四 心灵的尊严

第二节 上帝证明的准备与核心

一 信仰寻求理解

二 心灵的蒙蔽及其后果

三 灵魂的真正目标

第三节 意志的根据

一 自由意志的优先性

二 自由在于对真理的服从

三 一切实体都来自上帝

四 意志之前无存在

第四节 意志的尊严

一 意志之被给予性

二 捍卫正义的自由意志

三 追求共同善的意志

第四章 上帝证明的必要性及后果

第一节 证明的必要性

一 傲慢是恶

二 恶意的实质

三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差异

第二节 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决断

一 问题的意义

二 上帝的预知和人的自由

三 上帝证明的必然后果

第五章 上帝证明与心灵转向

第一节 概论

一 讨论的基础、目标与方法

二 上帝证明的紧迫性

三 上帝证明的次序、问题及视域

第二节 内在证明与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一 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二 人类理解之路

第三节 超验证明与心灵转向的目标

一 上帝和理性的绝对差异

二 数目与智慧的真理性

三 有真理

结语 两个相关问题的回答

附论 奥古斯丁自由观的近代效应——莱布尼茨理性视域中的“神义论”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上帝证明

一 莱布尼茨对本体论证明的改造

二 莱布尼茨的后天证明

三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证明

四 康德对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第二节 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

一 上帝的形象

二 上帝的预知与预定

三 上帝的预知、预定与自由并不矛盾

四 犯罪后的人仍有自由

第三节 自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一 上帝允许恶事存在

二 恶的三重划分

三 恶是善的缺乏

四 罪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理性与信仰的融合

一 理性的神圣使命

二 理性与信仰的和谐

三 康德批判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分离

下篇 心灵伸展与时问的本质——《忏悔录》卷11中时间追问的现象学意蕴

第一章 时间问题

第一节 奥古斯丁的时间追问

第二节 希腊的自然时间领会

第三节 中世纪的时间领会

第四节 《忏悔录》卷11结构简介

第二章 永恒与时间

第一节 心灵向永恒的开放

一 时间-永恒模式

二 “元始”概念

第二节 世界与时间

一 上帝的创世及其方式

二 元始、道与智慧

第三节 对摩尼教诰难的反驳

一 “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做什么?”

二 对这一诘难的反驳

三 “永恒”的现代化解读

第三章 时间的存在

第一节 时间存在的哲学检视

一 第一个哲学检视

二 第二个哲学检视

第二节 时间的滞留与时间的存在

一 时间的感知、比较和度量与现在的存在

二 记忆和期待与过去和未来的存在

第三节 过去与未来的存在方式

一 从“隐秘处所”到“哪里”

二 记忆与过去的当下化

三 期待与将来的当下化

四 对时间存在问题考察的反思

第四章 时间的本质

第一节 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一 困境之一:现在时间的度量和时间无伸展性假相

二 困境之二:时间伸展的日常领会和哲学领会的悖论

三 出路:时间不是任何物体的运动

第二节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一 重提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知道还是不知道

二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三 返回自我伸展的心灵之时间滞留

四 时间度量之谜及其解答

第三节 本源的时间滞留与心灵伸展的限度

一 作为本源滞留的注意、期待和记忆

二 心灵伸展的限度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现象学效应

第一节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

一 时间对象的构成

二 原印象和滞留

三 次级记忆、感知和次级期待的时间性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

一 心灵的伸展是此在绽出-视域的时间性

二 担忧的世界时间和流俗的现在时间

第三节 从现象学视域看奥古斯丁的时问追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张荣,甘肃天水人,先后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世纪哲学和德国哲学研究。曾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访问进修一年。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多项。获得省级社科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