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稻叶蝉 |
释义 | 简介稻叶蝉(rice leafhopper) 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水稻害虫。又名稻浮尘子。以成虫和若虫刺吸稻株汁液为害。 主要种类1、黑尾叶蝉,Rice leafhopper,(拉丁文:Nephotettix cincticeps)。成虫体长4~6毫米,黄绿色,在头冠两复眼间有一黑色横带,前翅绿色,雄虫翅端、胸部和腹部腹面黑色,雌虫则为淡褐色。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发生尤多,也见于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寄主植物为稻麦类、茭白、甘蔗、稗、看麦娘等。成虫和若虫群集稻茎基部刺吸汁液,严重时全株枯死。抽穗灌浆期在穗部和叶片上刺吸。能传播病毒病,如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并可诱发菌核病。在河南信阳一年4代,湖南6代,广州8代。在华南可终年繁殖,长江流域以若虫在绿肥田、麦田和杂草上越冬。成虫趋光性强,并喜趋嫩绿稻株。卵产于叶鞘边缘内侧或茎、叶组织中。若虫有群集性,耐饥力弱。夏秋高温干旱年份盛发,长江流域在7~8月世代重叠,发生数量大,为害双季晚稻苗最烈。水稻不同品种混栽时有利于发生。日本籼型品种和菲律宾国际稻系统较能抗虫。天敌主要有褐腰赤眼蜂和叶蝉缨小蜂以及多种蜘蛛等。 2、白翅叶蝉,Rice white-winged leafhopper,(拉丁文:Empoasca subrufa)。寄主植物与黑尾叶蝉同,成虫体长3.5毫米,头、胸部橙黄色,前翅白色有虹彩,腹部腹面黄色。长江流域年发生3~4代,华南4~6代,以成虫在麦田、绿肥田越冬,华南终年繁殖,山区和半山区发生为害较重。 3、电光叶蝉,Zigzag leafhopper,(拉丁文:Deltocephalus dorsalis)。长3-4毫米,黄白色,翅上有闪电状的褐色宽带。 防治措施包括铲除杂草减少虫源;采用丰产抗性品种,减少不同品种混栽,加强肥水管理;保护天敌,苗期可放幼鸭啄食;在秧田和早插晚稻田(边行)施用叶蝉散、乐果或氧化乐果、马拉硫磷、害扑威等;也可用呋喃丹作根区施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