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薇岩 |
释义 | 紫薇岩简介据《曲江县志》卷四(山·水)记载:紫薇岩,又名紫薇岗,在城东南二十里(今山子背乐冲坪)。宋代名仕朱翌(朱新仲)遭奸臣秦桧陷害而谪居韶州,游闲自乐,放意山水,遇父老指引,始得游此山水佳境,岩洞可容纳数百人。 紫薇岩一名的来历,据当地民间的传说,古代时岩洞口生长有许多高大的紫薇树翠绿清香,景色迷人,因此得雅名。紫薇岩洞口面向西北,高阔6米余,洞顶部倒悬有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钟乳石,洞口常年雾气弥漫,洞内阴风习习,冬暖夏凉。岩洞纵深30余米,最高处达10余米,洞中有洞,分布左右有许多个小洞。 洞中岩壁下有清泉流出,品饮清冽甘美。在洞内的左侧有一神奇阴晴的洞中小洞,曲径弯转,可直通山顶。岩壁洞顶,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引人入胜。右侧的岩壁上,有宋代绍兴年间的摩岩石刻,年久水浊风化,仍存字迹斑斑,记载了发现此岩洞的经过和宋代名仕朱翌的游历。洞口右壁上有清光绪年间石刻“紫薇岩”三个大字。千年古洞,虚幻绮丽,纵深幽雅,早已成为闻名粤北的胜迹 诗赞清代布衣文人廖燕有诗赞曰: “紫岩深入夏犹寒,况复冬深腊已残。 积素粉空山欲老,严威摧壑留全乾。 暖分僧火烘游屐,香碎梅花簇野盘。 驴背寻诗成往事,万松冰折路漫漫。” 如是庵据当地百姓介绍旧时在岩洞旁建有“如是庵”一座,现早已荡然无存,但在紫薇洞口左面岩壁上,仍保留有篆体石刻“如是庵”三个大字。 大涌泉距紫薇岩不远处,有一名水大涌泉(也称紫薇泉),长流不息,泉水从山岩石罅中流出,清澈甘甜,千年涌泉由东向西弯弯曲曲流入浈江。这一古泉,世代称为韶州名水,《韶州府志》、《曲江县志》均有记载。如今活力啤酒用的水源就是由此而来。据当地老百姓称大涌泉是“神泉圣水”,长流不沽,冬暖夏凉,甘冽清醇,附近的乐冲坪、岩口村民世世代代都作饮用和灌浇水田。据说因泉水质优,当地农民引此水育秧,生长出油稻米都是清香可口的。当地村民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赞美大涌泉:“夏天喝一口,清心又爽口;冬天洗手脸,暖心又温手。”古时,在泉旁建有“涌泉亭”古迹,亭内立有一石碑,北宋名臣余靖曾作《涌泉亭记》碑刻,赞大涌泉:“······大若韬涌,细如鼎沸,久旱不竭,经冬常满。南方瘅署,酷如炎焚,暂息泉上,寒悚毛骨。”因年代久远,碑亭现已不存,但碑文在余靖《武溪集》中仍有记载。清代文人廖燕也有《涌泉流觞》诗一首: “为爱山泉肯远行,试投香酝泛沼心。 沿流接引分苔坐,踞不留题阄韵吟。 世外烟霞多变幻,胸中丘壑自高深。 同人此日争佳胜,酒墨淋漓洒碧岑。” 清光绪年间紫薇岩和大涌泉列入韶州、曲江二十四景,称作“紫薇积雪”和“涌泉流觞”,为韶关古城增色添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