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罗兰革命 |
释义 | 概述紫罗兰革命,又名“领带革命”,指2005年11月发生在独联体国家阿塞拜疆的未遂的“颜色革命”事件。名字来源于阿塞拜疆反对党主席伊萨·甘巴尔效仿“玫瑰革命”而选择的象征反对党的花朵,因为该国沿海盛产此花。反对派妄图迫使阿利耶夫总统下台,但是阿塞拜疆官方对反对派采取了严厉打击,使这场谋划已久的颜色革命彻底破产。 事件背景在2003到2005年期间,多个独联体国家发生反对党利用选举问题迫使政府下台的事件,被统称为“颜色革命”。西方势力希望在各个独联体国家建立亲西方政府,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然而在2005年5月的“安集延事件”发生后,西方势力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颜色革命”空前受挫,便把目光转向了高加索地区的独联体国家阿塞拜疆。 2005年的阿塞拜疆议会选举,是阿利耶夫2003年担任总统后的首次议会选举,1500多名候选人角逐125个议席,竞争激烈。阿反对派早就围绕这次选举策划掀起一场“颜色革命”。 最大的反对党“穆拉瓦特党”主席伊萨·甘巴尔2005年年初就声称:“阿反对派不排除重演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脚本的可能。”他为阿“颜色革命”确定的标志是紫罗兰,故称之为“紫罗兰革命”。阿反对派又效仿乌克兰“橙色革命”,纷纷扎上“橙色领带”,故又称“领带革命”。反对派为保证“革命”成功,开展竞选活动早、花样多、方式激烈。 西方国家在这场谋划中的“紫罗兰革命”中积极鼓动支持反对派,三大反对派都得到了美国民主研究所的财政支持。 反对派的进攻与政府的对策阿塞拜疆3个最大的反对党“穆拉瓦特党”、人民阵线、民主党结成“自由”联盟,建立了由巴库大学和石油学院学生等组成的“阿塞拜疆橙色运动”。它们除通过媒体指责政府政策外,不间断地发动其支持者上街举行未经批准的示威和集会,制造声势,要求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 “自由”联盟还推举了在政界有一定影响的前议长古利耶夫为领袖。古利耶夫曾被指控侵吞国家财产1.2亿美元,于1996年负案逃往美国进行政治避难。2005年10月17日,他乘飞机从伦敦回国,反对派扬言要组织5万人前往机场迎接。阿政府准备他一旦进入阿境内就逮捕他,古利耶夫被迫转往乌克兰。由于阿政府2000年就对古利耶夫发出国际通缉令,乌克兰不得不将他拘捕,后又允许他乘飞机返回伦敦。反对派对政府的态度甚为不满,各种抗议活动不断。 对此,执政党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排除或减少了反对派的干扰。 首先,千方百计不使基本稳定的政治局面被打乱,对未经批准举行的游行、示威,警方立即驱散,避免事态扩大。 在自由、诚实和公正选举问题上,阿利耶夫总统先声夺人。早在去年5月,他就强调今年11月要进行自由而公正的议会选举。临近选举前20天,他又责成中央选举委员会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自由、公正选举,并决定用油墨在选民手指上做记号以防作弊。包括1500多名国际观察员在内的6万多名观察员监督了整个选举过程。 粉碎了反对派的“政变”图谋。10月16日至20日,在反对派领袖古利耶夫企图从国外回国领导“紫罗兰革命”之际,当局逮捕了与之里应外合的前卫生部长、财政部长、石油公司董事长等高级官员。10月23日当局宣布粉碎了他们的政变。 不容许外国插手选举。西方国家,尤其美国十分关注这次议会选举。当阿政府逮捕企图政变者时,美国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弗里德在巴库声称,“美国对阿近来国内事态的发展不安”,指责阿政府“镇压”示威游行者等等。尽管反对派策划的“紫罗兰革命”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但阿当局态度十分坚决,阿总统和议长都多次强调,绝不容许发生“颜色革命”、绝不害怕发生“颜色革命”、绝不容许外国干涉阿议会选举。11月3日,阿利耶夫强调:“阿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自主决定国家发展的未来,一些外部努力企图在阿培植傀儡政权的阴谋不会得逞。” 事件结果阿塞拜疆中央选举委员会2005年11月7日宣布,根据对6日议会选举超过85%选票的统计,阿利耶夫总统领导的新阿塞拜疆党在选举中遥遥领先,赢得125席中的62席,而亲西方的主要反对派联盟只获得5席。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选举结果表明,反对派发起的企图通过选举进程改变现政权、建立亲西方政府的所谓“紫罗兰革命”遭到挫败。 就在这一结果宣布之后,来自独联体地区和美国的观察员代表认为本次阿塞拜疆议会选举符合国际标准,选举结果有效。而来自欧安组织的观察员代表则认为本次选举不符合国际进行民主选举的标准,以及阿塞拜疆对欧安组织所作出的承诺。阿塞拜疆反对派代表则声称阿反对派组成的自由联盟不准备承认选举结果,并正式提出重新进行议会选举的要求。 此间分析认为,由于俄罗斯和美国等大国均已经表态承认本次选举结果,因此反对派翻盘的可能性机会几乎等于零。据俄罗斯《权利》杂志披露,阿利耶夫总统在选举两周前开始动手收拾图谋资助反对派、发动国家政变之前,不仅得到了布什总统支持,而且也得到了俄罗斯的默认,因为上述两大国为了反恐斗争需要、为了能源通道安全、为了高加索局势稳定、均需要阿塞拜疆政局保持稳定,不出现大的动乱。 事件相关:“颜色革命”的定义和事例阿塞拜疆的“紫罗兰革命”虽然失败,但因为带有明显的“颜色革命”色彩,故也被归入西方势力发动的颜色革命事件之一。 颜色革命(Colou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这些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活动,背后一般都有外部势力插手的因素,经过社会动员,往往导致持久的社会对立和动荡,给执政者形成强大压力 。 比较著名的事例有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黄色革命”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