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资阳养蚕业 |
释义 | 资阳养蚕业起于隋唐的乐至县蚕桑史,随岁月几番更迭,从未散失“桑城”的光辉,在21世纪的创新浪潮中,保持别样魅力,与时俱进。 蚕桑传习所,清光绪30年(1904年)成立的乐至县首个蚕桑业官方机构,如今听上去颇为时尚。桑地554亩,官桑1.3万余株、私桑12.9万株,以所长杨三辅为核心的3人所,开启了乐至县蚕桑规模经营的百年史。 民国时期,乐至蚕桑业经历了由民国初年的兴盛到衰落的过程。那时,县境内桑为实生桑,蚕为农民自繁自育,1949年时,全县仅残存衰老桑树3000余株,已无农户养蚕。 1950年,乐至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在陈毅元帅的关心下,乐至重新掀起了栽桑养蚕的热潮。1959年,陈毅元帅回家乡视察,曾题诗“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盛赞乐至蚕桑的兴盛。1965年9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荒乐至”十年变成“桑乐至”》的报道,自此乐至享有了“桑城”的美誉。同时,涌现了以江德秀、刘兴秀、刘君秀“乐至三秀”为代表的典型蚕桑产业人物。1966年2月,全国农业展览会上,朱德副主席在“桑乐至”展位前驻足良久,称赞:“乐至是陈老总的故乡,搞得很好,蚕桑生产要大发展。”1990年,全县农民从事蚕桑副业的群众达14万 余人,居各副业从业人员之首。2003年,乐至被列为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县。2006 年,尽管遭遇大旱,全县实有桑园仍达10万余亩,桑树1.5亿株,养蚕农户6.5万户,养蚕16.8万张,产茧4557吨,蚕茧产值9255 万元,比上年增收2755万元,户均收入 1424元,比上年增收508元。乐至县已成为四川蚕桑大县,养蚕发种、蚕茧生产规模均名列全省第二位。 百年蚕桑业兴衰,历经螺旋式发展的乐至,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乐至蚕桑发展基础雄厚、经验丰富,完全具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各项条件。”乐至县委书记封安如是说。 “四方合作” 催化产业链融合发展 1960年,乐至县建起种蚕场,引进优良桑种,大栽“四边桑”、“大行桑”、“小桑园”,在陈毅元帅关心下创建的红旗丝绸公司也开业。“乐至号”蚕桑业形成种、养、加产业链。 几十年实践,乐至县积累了很强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更好融合各方主体、激发积极性,为农民更多增收、产业良性发展的“四方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从2005年试行以来,已取得极大成 效,堪称新时期蚕桑业的“革命”。 所谓“四方合作”,是指在蚕桑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在政府扶持引导下,县蚕桑局、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小蚕专业户、大蚕养殖户四方之间,以诚信为基础,以小蚕专业户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的多方合作机制;是集政策支持、技术服务、订单收购、利益共享为一体的产业化系统工程。 邱友芳是乐至县童家镇白布村的“小蚕共育专业户”,也是出色的“大蚕养殖户”。虽只有老两口在家,每年仍有万余元收入。这正代表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后,乐至县蚕桑业的新亮点。 按照乐至县蚕桑局的计划,小蚕专业户是连起四方的纽带。邱友芳每季为50—60家农户代育小蚕,大约10天后,小蚕被取走。除了收取代育费,邱友芳还有“单产奖”———农民每张蚕产茧超过28公斤,她会获得政府给予的每公斤1元的奖励。“一般我育的蚕,咋个都要上30公斤”,邱友芳自信满满。 定期挨家挨户进行技术服务,是邱友芳们的“工作”,虽无收入,却与最后产量奖励相关联。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曾专设的蚕桑中心队因此解散,农户技术培训曾一度断线。此举以利益机制将小蚕共育户重新拉回公共服务体系。将小蚕专业户培育成独立而壮大的技术服务商,以此提升种养环节品质,是乐至县最终的目标。 售茧时,邱友芳们将方格簇育出的茧按合同交至红旗公司时,公司会只暂定级别,不定价格。待整个茧季收购完成后,根据周边县市同级收购价,每公斤加上一至两元“质量奖”后,付清茧费。“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二次返利”,红旗丝绸公司董事长任朝中说。 此外,农户发展桑园、小蚕房、蚕台、方格簇等,都会获得政府和红旗丝绸公司的不 同标准补贴。 “经过测算,一张蚕能比以前多收入178元,户均年养蚕能超过10张,达到和超过邱友芳家养蚕收入水平的农户还比较多。”乐至县蚕桑局负责人说。 2006年,乐至县共有112个村实施“四方合作”,326位小蚕专业户带动了1万大蚕养殖户,占全县养殖总产值的21%。今年,“四方合作”再度深化,借鉴资阳“六方合作加保险”成功经验,乐至县将金融、保险机构纳入合作体系,以保障产业链更有序、健康发展。 延伸上下产业链 全力挖掘蚕桑价值 2005年,以回收桑枝为原料的纤维板加工企业———四川顺达木业有限公司投产。2006年5月,通世达生物有限公司竣工,蚕农开始交售以前当做垃圾倒掉的蚕沙,因为能高效率提取叶绿素,乐至在蚕桑产业链开发、延伸上,探索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广阔天地。 “不要小看小蚕子,它可是天然的叶绿素初加工者。虽然叶绿素遍布在绿色植物中,但植物一旦离开树体发黄枯萎,叶绿素就挥发不见,无法进入生产。桑叶中富含叶绿素,蚕子从吃桑叶到排便,许多营养成分 都没有吸收,不利用开发实在是浪费。”专家这样说。 围绕蚕沙的经济链条如此展开———一位农民一年最多可养蚕三张,可产生蚕沙180公斤,卖给蚕桑站可增收135元。资阳市一年产生蚕沙量达2万吨,已被乐至列入全盘收购计划中。一吨叶绿素售价100万元,需蚕沙100吨,成本约10万元;如果再提取附加值更高的—胡萝卜素,则产出比为1:20。目前,由企业提纲研发的这一技术已进入生产阶段,而国际市场对这两种产品的需求都很大。 乐至县正再度升级蚕沙生产链条,向生物制药发展,同时,叶绿素提取后的残液还可制作饲料和肥料。在乐至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形成一个特别的“园中园”:以蚕沙为主线,集合叶绿素提取、饲料、肥料、生物制药等生产企业,计划2010年产值达到10亿元。 2007年,乐至蚕桑制定目标:全年发种20万张、产茧5000吨、蚕茧产值11000万元,将新改建桑园、小蚕专用室、大蚕房、蚕台等纳入“惠民行动”,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实行目标考核,逗硬“一票否决”。 从物质到人才到机制到前景,“桑乐至”已准备好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乐至县蚕桑发展大事记 1904年,清朝在乐至县设立蚕桑传习所。 1940年,乐至县开始在川鄂公路旁种植桑树。 1955年,乐至县委成立蚕桑工作组,全县开展群众性运动,大栽桑苗,并对育桑苗土地免征农业税。 1960年,县蚕种场、红旗丝厂投产。县内开始自采桑种育桑苗。 1966年,乐至县赴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桑乐至”大受注目。 “文革”期间,乐至县蚕桑发展略有损失,仍在发展中。 1981年,蚕桑生产开始实行分户经营。 1991—1992年、1994—1995年,乐至县兴起两次栽桑热潮。 1995年,由于国际茧丝绸行情下滑,乐至部分地方出现零星挖桑、毁桑苗头,乐至县及时出台文件,将桑树纳入《森林法》保护范围,为今后蚕桑业再次发力奠定基础。 1999年,乐至县养蚕发种、蚕茧产量首次进入全省前三名。 2000—2003年,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乐至县育苗栽桑迎来高峰期。 2005年,乐至蚕桑业“四方合作”模式试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