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资本加: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资本加: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 作 者:朱军 著 出 版 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 次:1 页 数:223 字 数:176000 印刷时间:2012-1-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8056739 包 装:平装 22559715 内容简介《资本加: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是作者近八年来工作和思考相结合的结晶,理论上融合7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论、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发展论,透过对“耐克公司单个本土职员创造的利润等于1644个中国打工妹创造的利润”这种现象,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从产品价值组成到商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并模仿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方法,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公司的知识增量这一观点。 为了说明上述抽象的理论,笔者用DNA仿生树、光合作用、年轮、根系、知识能等生物学概念对公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进一步阐述相对剩余价值源于公司无形(知识)资产积累的观点,这种知识积累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以商业模式为框架的,用一种类似于年轮增长的方式,逐步隐性或者显性地沉积在公司组织中。 作者简介朱军,资深律师、专利代理人,主攻知识产权与股权法律事务,入律师行前有十余年企业管理与投资实践,对知识(创新)资本化有深度研究,擅长知识产权诉讼与代理、无形资产结构设计、战略隐患诊断、公司转型与继承、公司创设、风险投资、收购兼并、融资扩股等。有关本书问题探讨,请发 目录序言 第1章 为什么1个美国职员相当于1644个中国打工者 一、概念的提出--耐克鞋案例 二、倍数劳动与微笑曲线 三、几个次生概念 四、从个别到广义的推导 五、知识产权保护是倍数劳动的前提 六、服务类倍数劳动 七、艺术类倍数劳动 第2章 富裕的真谛?--相对剩余价值论 一、知识经济起源于相对剩余价值 二、《资本论》前提的几大变化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定量推导 四、中国宏观政策选择:向上还是向下的竞争 第3章 相对剩余价值源于知识积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