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移性脑瘤
释义

疾病定义

转移性脑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癌瘤、肉瘤及黑色素瘤均可转移至颅内。临床所见颅内转移瘤大多数为癌瘤转移,占90%以上。

疾病症状

由于肿瘤生长快,加之脑组织反应严重,疗程一般均相当短,如肿瘤有出血 ,则症状迅速进展。如有瘤内坏死,形成囊肿,症状发展亦较快、多发性肿瘤症状较重、病程亦短。70%~90%病程在半年以内,很少超过1年,个别的可达2~3年。平均3.5~4月。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两方面。

1.颅内压增高及一般症状: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及周围脑水肿严重, 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而显著。90%左右病人有头痛,70%左右有恶心呕吐,70%以上有视乳头水肿,30%~40%并有眼底出血,致视力减退者约占20%,约15%有外展神经麻痹 ,晚期约1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并可有脑疝症状。

病患一般状况多较差,有的明显消瘦 。20%左右病人有癫痫发作,多数为局限性发作。由于肿瘤多累及额颞叶且脑水肿范围较广泛,亦常有精神症状。常见的表现为反应迟钝 、 表情淡漠等。脑膜转移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局部体征很少见。

2.局部症状:由于肿瘤对脑的损害较重,并且常为多发,局部症状多显著,且累及范围较广。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体征。40%以上病人有偏瘫 、约15%有偏侧感觉障碍,约10%有失语,5%左右有偏盲 。位于小脑者则有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等,亦可有后组颅神经症状。

疾病病理

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有三条途径:①经血流,②经淋巴,③直接侵入,其中经血流为最多见的途径。

转移途径和转移部位与原发瘤的部位有关。如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主要经血流转 移,易在脑内形成多发转移癌。消化道癌瘤较易经淋巴系统转移,而播散于脑膜。

易发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5∶1,最多见于40~50岁间。

并发症

50%~70%的患者在手术后半年内死亡。存活1年以上的不过15%,个别的可存活10年以上。但经过手术治疗者较未行手术者存活期为长,故对多数适于手术的病人,手术治疗仍有一定的价值,而宜采取积极的态度。

诊断鉴别

病人患年龄超过40岁,病情发展较快病程较短,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局限体征较重一般情况较差者,应首先考虑本病。由于脑转移来自肺者多见,应照肺像。如肺像发现肿瘤,或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史者,诊断一般可以确立。进一步确诊需作特殊检查。CT扫描对定位定性以及发现多发肿瘤,诊断价值最高。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一半病人血沉加快,周围血象白细胞常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2.头颅平片:大多数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征,个别的可见松果体钙化移位。

3.CT扫描:可定位,并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及脑组织、脑室的改变、特别易于发现多发性肿瘤、肿瘤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像,混杂密度者常为肿瘤内有坏死囊变,则显示有低密区。强化后大多有明显的块状或环状影像增强、肿瘤周围常有低密度脑水肿带。可见脑室受压变形,小脑肿瘤可见第三脑室以上对称扩大。

实验室诊断

血液检查:一半病人血沉加快,周围血象白细胞常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影象诊断

头颅平片:大多数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征,个别的可见松果体钙化移位。

治疗用药

卡氮芥 ;环己亚硝脲,等。

预防保健

预防

生活有规律,处事达观,不要过度熬夜、不要一日三餐不规律。这样可以使得人体生物钟有规律的运转,同时也使得神经、体液调节条理有序。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保健

晚上睡觉前不要喝过浓的茶或咖啡,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均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