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倒跑 |
释义 | 倒跑又叫倒行,这项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受伤的运动员们以倒跑或倒走代替正常训练。后来,医生将倒行作为物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方式在病人中推广,而棒球运动员和钟爱跑步机健身的人也逐渐以倒跑作为热身运动。美国大约有500名倒行爱好者,而在倒行历史更久的欧洲,爱好者人群更为庞大。欧洲的倒行比赛包括短跑、马拉松等,门类齐全。 简介人们为何如此青睐倒跑运动?专家解释说,倒跑比传统跑步方式多消耗五分之一的热量,有利于减肥。另外,倒跑是一项全身运动,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关节的柔韧性等。 然而,热衷于倒跑的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缺乏“后见之明”。专家和有经验的运动员建议,初学者最好先在跑步机上或者其他障碍物少的地方练习,尽量避免在坑穴、标志物、汽车等较多的道路上倒行。 不过,缺乏“后见之明”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因为当你在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时,你就可以看见其他运动员,然后更好地掌控步伐。 历史倒行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美国大约有500名倒行爱好者。在有26年倒行历史的欧洲,这个群体更为庞大。 运动优点倒行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美国大约有500名倒行爱好者。在有26年倒行历史的欧洲,这个群体更为庞大。人们为何如此青睐倒跑运动?专家解释说,倒跑比传统跑步方式多消耗五分之一的热量,有利于减肥。另外,倒跑是一项全身运动,而不是将压力集中在身体某个特定部位。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肌肉、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对臀部、大腿及躯干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此外,倒跑还有利于膝关节术后恢复和治疗从腹股沟到脚踝的各部位损伤。 经常进行倒跑运动的人会感到自身的平衡性增强,听力变好,视觉范围变宽。身体向后行走时,肚子和背的方向被调换过来。这能形成一种良性作用力,对身体的异常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专家研究发现,倒立和倒走这两种“倒行逆施”的运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倒立很简便,只要有墙壁即可,这种运动可以对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起到缓和作用,可松弛某些部位的肌肉,对减弱和消除关节痛有一定的作用。更因倒立时血液加快涌入头,改善了大脑血液的循环,使人神经镇定,大脑异常清晰,从而使视觉、记忆、睡眠得到改善。 倒跑 倒走时全身放松,身体直立,胸部挺起,膝关节不曲,两臂前后自由摆动,走动起来有骨络圆润、全身轻松如松绑的快感。倒走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的循环,平衡人的机体,对防治脑萎缩特别是腰腿痛都有疗效。 后退行”又叫“倒走”,是一种有益的健身方法。要领是:走时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均匀而缓慢,双手握拳,轻轻地向前后摆动,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每天坚持200~400步,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 “倒走”健身的好处在于:倒走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这样脊椎和腰背肌将承受比平时更大的重力和运动力,使向前行走得不到充分活动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锻炼,有利于气血调畅。整日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疲劳和腰背酸痛之苦。有研究表明,中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每次倒走后会感到腰部舒适轻松,长期坚持做对腰痛有明显治疗作用。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时期,采用倒走也有益于躯干发育,减少鸡胸驼背的发生率。 后退时,双腿要用力挺直,膝盖不能弯曲,这就增加了膝关节、股肌承受重力的强度,从而会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股肌都得到锻炼。因后退走脚尖是虚着地,主要靠踝关节和足跟骨用力,又使这些相应部位的机能得到了锻炼。行走时,要留意运动方向,因而对空间和知觉的感知能力将得到锻炼而增强;还要掌握平衡,以防摔倒,因而将会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也受到积极的训练,使小脑调节肌肉紧张度及协调随意运动等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 倒跑 此外,后退行走时,动作频率较慢,可自行调节步伐,体力消耗也不大,这项活动很适合那些不宜做剧烈运动的人采用(如体弱者、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等)。如果在其它运动完毕后再后退走还有助于调节心情和促使身体疲劳的自然恢复。 倒走在室内室外皆可进行,但人多车多的地方、低洼不平的路上却不宜行走,以免摔倒,尤其老年人更应注意安全。 倒走与向前走使用的肌群不同,可以弥补后者的不足,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倒走可以锻炼腰脊肌、股四头肌和踝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从而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倒走对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属于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对人体的协调功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倒走时为了保持平衡,背部脊椎必须伸展,还有预防驼背的功效。 运动建议然而,热衷于倒跑的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缺乏“后见之明”。专家和有经验的运动员建议,初学者最好先在跑步机上或者其他障碍物少的地方练习,尽量避免在坑穴、标志物、汽车等较多的道路上倒行。 不过,缺乏“后见之明”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因为当你在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时,你就可以看见其他运动员,然后更好地掌控步伐。 运动纪录马拉松倒跑纪录:中国——许振军——3小时43分39秒 万米倒跑纪录:印度——范加尔·马蒂亚扎甘——45分31秒 短跑倒跑纪录:美国——蒂莫西·巴迪纳——32.78秒 注意事项倒跑练习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防止跌倒;场地应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平坦草地或公园里进行,练习时,要注意远离踢球或从事其他运动的人,以免发生危险;体质较弱或腿脚行动不方便者不宜进行退步走练习,以免摔跤而发生意外。热衷于倒跑的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便是缺乏“后见之明”。专家和有经验的运动员建议,初学者最好先在跑步机上或者其他障碍物少的地方练习,尽量避免在坑穴、标志物、汽车等较多的道路上倒行。不过,缺乏“后见之明”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因为当你在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时,你就可以看见其他运动员,然后更好地掌控步伐。 倒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倒跑要特别注意对鞋的选择,不要选择带跟的鞋,任何高度的鞋跟对退步走的安全都有害无益,增加摔伤的概率,鞋跟越高越危险,而且中跟鞋有利于健康的说法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伪科学宣传。退步走时,也要注意对场地的选择,以免发生意外。 对老年人来说,偶尔一次倒跑,不会有碍健康,但不宜经常进行。 运动事迹4小时跑完马拉松、45分钟拿下万米跑冠军,如此成绩能创下世界纪录?许多人也许会大跌眼镜,但如果得知这两项纪录的创造者蒂莫西·巴迪纳是一名倒跑运动员,你就不会惊讶了。 蒂莫西·巴迪纳是美国佐治亚州圣西蒙斯岛的一名护士。他的朋友们戏称他为“倒生的蓓蕾”。 在2001年举行的200米倒跑短跑比赛中,蒂莫西·巴迪纳以32.78秒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一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20世纪90年代初,蒂莫西·巴迪纳分别以3小时53分和45分37秒的成绩创下马拉松倒跑世界纪录和万米倒跑世界纪录。遗憾的是,这两项纪录并未保持多久,几年后,中国选手许振军以3小时43分的成绩打破马拉松倒跑纪录,印度运动员范加尔·马蒂亚扎甘则用45分31秒刷新万米倒跑纪录。 蒂莫西·巴迪纳立志冲破这两项世界纪录,抢回失去的荣誉。 “一旦有人打破我创下的纪录,我会更加努力训练,争取创造新纪录———不过,3小时43分也确实够吓人的,”蒂莫西·巴迪纳对美联社记者说,“但是我有信心,只要训练得当,我很可能达到3小时30分。” 目前,巴迪纳正为了这一目标在家乡接受训练。 也许您还记得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为了爱而横穿美国大陆,不停地奔跑。如今,在华盛顿街头出现了一个阿甘第二,不过他可是倒着跑! 和很多城市一样,每天早上华盛顿拥挤不堪的交通,对急着上班的人来说都无异于一场梦魇。不过拥堵的车流中,倒是有位老兄在自得其乐。 倒跑者塞德里克·吉文斯尽管已年过半百,但是经常运动的好习惯使得吉文斯仍然保持着健硕的身材。每天早上从家里穿越街区跑到白宫已经成为吉文斯雷打不动的习惯,当然这近10公里的路程都是倒着跑完的。 就这样,20年来,每天在此起彼伏的车笛声中和不断变换的红绿灯下,吉文斯开始了他的“晨跑变奏曲”。偶尔累了歇歇脚的时候,他还会跳上一段“马路芭蕾”。 路人说:“他每天都倒着跑,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每天要倒着跑。” 虽然吉文斯的举动对旁人来说有点怪异,不过从他那“跑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架势,就可以看出吉文斯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晨跑兴致中。 倒跑先生倒跑马拉松世界记录保持者许振军 许振军,是炼化公司车辆管理部公务用车大队党支部书记,被誉为中国“倒跑第一人”。回首走过的45年岁月,许振军觉得,只要努力,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倒跑马拉松与正常跑马拉松相比,有着更多的困难。显而易见的是,正常人可以通过视觉来找到平衡,而倒跑却不可能做到。许振军告诉记者,在倒跑的时候,掌握平衡的方法要靠感觉和回头,在马拉松前半程时,回头的频率要多一些,因为,这时人很多,倒跑的他很容易和别人“撞车”。 10多年来,许振军已经累计倒退跑了六千多公里,相当于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跑到南沙群岛。成绩提高后,许振军觉得自己应该想更高的目标迈进。当时,倒跑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美国人巴迪纳保持的3小时53分。2004年10月举行的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许振军以3小时43分39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倒退跑马拉松世界记录”。经过申报,英国吉尼斯总部认可了许振军的成绩。在2005年,许振军又以3小时35分10秒的成绩,刷新了“向后倒退跑”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比他前一年刚刚创造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又提前了8分19秒。 跑出了名堂,许振军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既然玩了,就玩出个样子。我觉得,我在最近这两年差不多能再出好成绩,我要跑到跑不动为止!” 相关词条信任摔背 帆船运动 极限跳伞 雪地滑板 野外生存 慢投垒球 速降滑雪 拓展训练 卡丁车 溪降 抱石 匹特博 搏击操 溯溪 热瑜伽 双人跳水 健身 健走 攀冰 合气道 杠铃操 舍宾 恰恰舞 草地滚球 飞镖 远足 漂流 悠悠球 呼啦圈 探洞 自行车攀爬 高山滑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