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转动的陀螺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5月1日)丛书名: 专业玩具系列丛书 平装: 169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60945514 内容简介《转动的陀螺》更加通俗易懂,更全面地介绍陀螺这种玩具的玩法,让玩家们都能很快的理解。能让你从一个不知道陀螺玩具的人到一个陀螺战斗高手(陀螺战士级别)。《转动的陀螺》从最初的陀螺历史,到陀螺的工作原理。以及新手组装,都是针对新手来写的。新玩家想玩好陀螺,必须要对陀螺的原理和组装有一定的了解。 目录第一章 认识陀螺 第二章 陀螺之道 第三章 陀螺图例解密及战斗分析 第四章 圣兽图例介绍 第五章 实战技巧 文摘第一章 认识陀螺 陀螺的历史 陀螺,也作“陀罗”,闽南语称做“干乐”,英文称为“spinning top”,日语以汉字“独乐”表示,称为“KOMA”。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史料中没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详细记载。陀螺在史籍中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当时称为“独乐”。通过查询书籍或网络资料可知,在宋朝时有一种类似陀螺的小玩意儿,叫做“千千”,与现在的手捻陀螺造型相仿。“千千”是象牙所做成的。以一个直径约13.3厘米(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根铁针为轴心而成。玩“千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厘米的针默物体,插进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 至于“陀螺”这个名词,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现,当时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提到一首民谣:“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在明朝时期,“陀螺”这个名词已正式出现了,陀螺已成为民间儿童大众化的玩具,且从文句中也可发现,民间儿童玩游戏的时间是有季节性的,抽陀螺成为春天的一项流行活动。 目前常见的传统陀螺,其主体部分大多是用木头、塑胶或金属制的倒圆锥形状,陀螺钉大多为铁制,玩者会按不同方式的玩法,将陀螺钉分别制作成圆柱形、斧头状和针形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改良,陀螺的材质与形状出现了多样化,大家玩的陀螺花样百出,且创意玩法多。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