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枝·门前春水白萍花
释义

《竹枝·门前春水白萍花》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孙光宪的作品。这首词是写南方小景。前二句绘出岸边景象,清空古雅;后二句绘出船过此处,商女喂鸦的情景,生动朴质。全词将脂粉味洗却干净,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诗作名称:《竹枝·门前春水白萍花》

诗作别名:《竹枝·门前春水》

创作年代:五代

诗作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词

作者:孙光宪

作品原文

竹枝

门前春水(竹枝)白萍花(女儿),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作品注释

⑴竹枝、女儿——都是唱歌时的和声,女伴甚多,一人唱“门前春水”,众和“竹枝”,又唱“白萍花”,众和“女儿”。与皇甫松《采莲子》中的“举棹”、“年少”的作用相同。

⑵商女——歌女。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⑶饲神鸦——喂乌鸦。因乌鸦栖息于神祠之上,故称“神鸦”。杜甫《过洞庭湖》:“护堤盘古木,迎棹舞神鸦。”宋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又据《岳阳风土记》载:巴陵鸦甚多,土人谓之神鸦,无敢弋者。穿堂人庖略不畏,园林果实未熟,耗啄已半。

作品评析

此词前二句清空古雅,“岸上无人小艇斜”,与“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意境相似;后二句生动朴质。“竹枝”、“女儿”,是歌调的和词,“枝”与“儿”相押,与《采莲子》的和声的位置不同,《采莲子》都在每句尾,此首和声句中句尾都有。

此词独到之处,在于把词体之美与民歌之神理融为一体。词中以春江迟暮的荒寂背景,描写商女神鸦的偶然小事,从而隐隐约约透露商女身世不谐的难言苦衷,意境确乎极词体要眇宜修之致,甚而不无幽渺荒诞的色彩。《古今词统》卷二引徐士俊语评此词:“偶然小事,写得幽诞。”的确是个准确的评论。同时,此词背景为长江,主角为女性,体裁为竹枝,又深得民歌之神理,这就是孙光宪此词的戛戛独造之妙。

作者简介

孙光宪(约895—968),五代宋初词人。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出身农家,少好学。唐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公元926年前后)避地江陵,后事南平三世。累官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公元963年(乾德元年)归宋。入宋后,授黄州刺史。《花间集》称孙少监。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校勘抄写,老而不辍。著有笔记《北梦琐言》。工词,《花间集》和《尊前集》录其词凡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辑《孙中丞词》一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