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鱼 |
释义 | 【竹鱼的功效介绍】: 竹鱼 (《纲目》) 【异名】足鱼(《医林纂要》),野鲮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边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 【动物形态】野鲮鱼体长,稍侧扁,长约40厘米。 吻端钝圆,口下位,呈新月形,吻向前突出,吻皮向下包,与上唇边缘相平,唇后沟完全,上颌吻皮的边缘薄而平整,无缺刻,吻部具多数白色较大的珠星状突起,近口角处的上唇有很密集细齿状的波纹,上颌为上唇所包。 下唇与下颌分离,下唇的边缘亦呈细齿状,其游离部分的内缘有许多小突起。 须2对,但吻须有时退化。 下咽齿3行。 鳞大,侧线鳞43~46。 背鲭Ⅲ10~13,无硬刺,起点在腹鲭之前。 臀鳍Ⅲ5。 体背部青黑色带绿,背部及两侧鳞片均有紫绿色金属闪光,并常杂有红点,腹部白色带黄,各鳍灰黑色。 一般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 主要以青苔、硅藻、丝状藻等藻类为食,产卵期5~6月。 分布长江上游和中游的支流上游,以及珠江上游等处。 【性味】《医林纂要)):甘,温。 【功用主治-竹鱼的功效】《纲目》:和中益气,除湿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