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七草
释义

竹七草,直立草本,高15—30厘米;根茎块状,外面棕褐色,内面棕黄色,粉质,芳香而有辛辣味,根末端膨大成球状。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3.5厘米,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紫红色;叶柄长6—18厘米;花10—15朵聚生于钟状的总苞内,总苞长4—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2—3裂,总苞与花的各部常具棕色、透明的小腺点。

简介

种 名: 竹七草

学 名: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别 名: 凡七双

科: 姜科属: 竹七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ulokaempferia yunnanensis (Gagnep.)R.M.Smithp[Monolophus yunnanensis(Gagnep.)T.L.Wu et Senjen;Kaempferia yunnanensis Gagnep.;Camptandra yunnanensis(Gagnep)K.Schum].

产地分布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有分布。印度、锡金也有。

形态特征

总花梗长2—2.5厘米;小苞片线形,长约1.5厘米,膜质;花白色;花萼管长9—11毫米,先端浅3裂;花冠管长2.5—2.7厘米,裂片长圆形,长约1.2厘米,背裂片稍大,先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倒披针形,长1.6—2厘米,宽4毫米;唇瓣倒卵状匙形,长约2厘米,上部宽1.3厘米,深裂至5毫米处,白色,中央具杏黄色斑,内被长柔毛;唇瓣与侧生退化雄蕊卷成筒状,露出总苞之上;花药长约5毫米,花丝长约2毫米,药隔附属体半圆形,长约3毫米;子房卵形,长约3.5毫米,花柱线形,柱头具睫毛。花期5—6月。

其它特征

生长习性:喜生长在温暖、湿润、有荫蔽的林下。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涝、耐寒。产勐腊、勐海、双江;生于海拔800—900米的林下与荒坡;

用途功能:根茎有散瘀消肿、行气镇痛的功能。园林用途

竹七草先开花后出叶,花白色,叶片红褐色或绿色。可盆栽,或作花坛镶边。块根可入药,有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作用。

竹七草送人含义:代表着一份真挚的爱情是以钱和庸俗买不来的,给予受礼者以前所有的伤痛一个治疗象征。文海磨米房书斋中记载着竹七草用金用银是无法买到其品质!当你收到的礼物是竹七草,那么祝福你,你得到一份真挚的情。

象征意义: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

功效介绍:用于心灵和身体疗伤。

功用主治:竹七草的功效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研粉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