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诸葛草庐亭
释义

草亭简介

草庐亭位于襄阳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立,清初赵宏恩重建。草庐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居住房子的象征性建筑。这里背山向谷,周围竹芭松茂,环境幽胜。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指的就是此室。

此处本为诸葛亮隐居时住宅的读书室,明襄简王朱见淑迷信风水,意将此古迹霸占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义后,把陵墓建筑捣毁,但土坟仍在。后人在墓边修了这个草庐亭,表达对前贤孔明的景仰与怀念。

历史痕迹

诸葛亮离开草庐后,其弟诸葛均也离开隆中,仕官在外,故居无人管理。以后曾有一户姓董的人家住进了草庐,因全家得病相继死亡,就再也无人居住了。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306年),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到隆中,看到诸葛亮草庐已经破烂不堪,只能“觌而故墟”了,为此,刘弘曾为诸葛草庐立碣表闾。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史学家习凿齿到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这时诸葛亮草庐已经后人修整,建筑物上出现了“雕薄蔚采,鸱阑惟丰”,与当时盛行的祠庙差不多。习凿齿为此写了一篇《诸葛亮故宅铭》。

从晋代到隋朝的三百年间,隆中诸葛亮草庐经常有人维修。盛弘之《荆州记》记载:“齐建武中(公元494—497年)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肖懋”。隋时井水干涸。

唐朝开国后不久,很快出现了“贞观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很快,隆中诸葛故居的建筑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唐朝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隆中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一块,李景让撰文,孙樵写了题记。文章对诸葛亮的政绩和军事才干无限敬佩,对诸葛亮死后五百多年,梁汉一带人民还在歌颂他的功德非常感慨。唐昭宗李晔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唐朝廷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在隆中立碑记念。这时,诸葛亮草庐和武侯祠就非昔日诸葛亮草庐可比了。

到了宋代,诸葛草庐内已有诸葛武侯塑像。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到隆中瞻仰武侯遗像,写诗赞颂诸葛亮为“万乘师”。从《舆地记胜》记载来看,宋代又修建了三顾门。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诸葛草庐,称为隆中书院,一直到明初。明宪宗成化初(公元1465—1470年),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因来镇压“荆襄流民”起义到隆中,对诸葛草庐进行过维修。明孝宗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朱见淑袭封襄王(襄简王),他迷信风水,“慕隆中山佳奇,择为坟地,”定隆中山为座山,与隆中山隔谷相对的山为面山,较远偏东的山为旗山,用以衬托作为藩陵的座山。毁诸葛草庐,在隆中山左臂(今咏啸山庄位置)另建草庐。迁书院于襄阳,封山驱民,大造墓地,使原有的土木建筑,碑刻石铭,荡然无存,这是诸葛亮离开隆中后一千二百多年诸葛草庐遭到的最大浩劫。

明朝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暂理襄阳府事的光化王朱佑櫍奏请明朝廷,经明朝中央政府批准,将诸葛草庐迁到今武侯祠下面五十米处,距草庐原址(即襄王陵)二百米左右。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都察院协院事左佥都御史李桢和他的上司阎芹宣等,见诸葛草庐水浸虫蠹,早已倾毁圮残,风雨飘摇,于是就在东山洼里重建了草庐。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挥师湖广,攻下襄阳。1643中4月,闯王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建立新顺农民政权。起义军杀藩王,同时挖掘了那个迷信风水的襄简王朱见淑的坟墓,为隆中诸葛草庐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郧襄观察使赵宏恩到隆中寻草庐故址,但见乱草牵衣,断碑卧水,一片衰败景象,于是就在襄简王陵墓旁建了一个草亭,作为草庐遗址的纪念。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襄阳府事尹会一在赵宏恩的支持下,改建了草庐,即1984年改建为卧龙深处的野云庵。

赵宏恩建的草庐亭是单层六角草亭,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改为双层六角草亭,并用石柱。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到隆中,见祠宇荒落,草庐无存,邑志所记诸名胜,淹没不可辩认,于是在所谓草庐故址,依山为屋,修复“卧龙深处”。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兵备使者刘保林在今三顾堂与武侯祠之间也建过草庐。这些迁移和新建的草庐,虽都出于好心,但都因有失真迹,未被后人认可。因此,直到今天人们只承认清康熙五十九年赵宏恩在襄王陵旁边建的草亭作为诸葛草庐的象征。其他或随着毁坏,自然消失或改其他名称。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到隆中,见诸葛草庐年久失修,日见颓废,山水依旧,景物皆非,对草庐亭等进行了维修,将草亭改为砖墙瓦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和襄阳地区、襄樊市人民政府曾于1954年、1957年、1964年、1979年多次对草庐亭进行过维修。草庐亭现为双层六角亭,有木梯通二层,门额题“草庐遗址”四字,门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对联,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作了高度评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