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凤娟 |
释义 | 个人简介诸凤娟,女,1971年生,汉族,中共党员。2004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法学院,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08级博士生。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所授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 所获荣誉(1)论文《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2001.2获绍兴市2001—200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论文《关于人格的价值思考》2006.5获绍兴文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论文《刍论社区公德及其建设》2006.8获绍兴市2003—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论文《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论述及实践意义》2007.6获绍兴文理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3获绍兴市2005—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思政课“灌-启”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绍兴文理学院08年度教学成果奖,5/5; (6)2008年6月获绍兴文理学院首届说课比赛二等奖。 研究成果论文(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政治参与——以绍兴市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3; (2)《论和谐正义观》,《理论导刊》2008.11; (3)《刍论社区公德及其建设》,《理论导刊》2004.12; (4)《论民本思想对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学术界》2004.3(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5)《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伦理诉求》,《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4(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6)《简析江泽民发展观中的人民本位思想》,《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2; (7)《关于人格的价值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 (8)《论民本思想对中国民主进程的积极影响》,《理论导刊》2006.5; (9)《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论述及实践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6.2(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第三种路向——和谐本位 关于伦理价值观的反思》,《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4; (11)《历史哲学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3; (12)《人权的四维透视》,《浙江学刊》,2009.6(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0年第三期全文转载);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路径探讨》,《理论导刊》,2009.12。 科研项目(1)农民政治参与和乡镇治理机制完善研究(2009Z38),主持,浙江省社联2009年度重点课题,按计划进行。 (2)和谐社会的正义问题研究(08N118),主持,浙江省社联2008年度资助课题,已结题。 (3)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2006.4—2008.4),主持,绍兴市哲学社科规划办重点课题,已结题; (4)省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06MLZB10ZD),参与,排名第三,已结题; (5)江泽民人本思想研究(2004.12—2005.12),主持,校级课题,已结题; (6)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横向,2005.7—2006.7),主持,绍兴县百丽恒印染有限公司,已结题;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式模式研究(2006.6——2008.8)主持,绍兴市教育规划课题,已结题; (8)第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理论研究(2004.4——2005.12)绍兴市哲学社科规划办,3/5,已结题; (9)绍兴市小康社会型社区建设问题研究(2003.4——2005.6),绍兴市哲学社科规划办,3/5,已结题; (10)越城区社区形象建设(横向,2005.1—2006.12),排名第四,越城区民政局,已完成参与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