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太和
释义

朱太和(1923~1964),乳名四满,派名代贵,又名少卿、白国,艺名太和。出生于易俗河(今易俗河镇)贫苦菜农家庭。幼年只读几年私塾即随父种菜,闲时向人学吹笛子、打锣鼓、玩“讨米狮子”。

民国29年,不顾父亲反对,从何寿林、殷东海学地花鼓,从皮宗汉学奏鼓乐,刻苦练习,技艺日进,吹打弹唱皆精,在农村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次年,为逃避抓壮丁到板塘铺天济公司当炼松香油工,业余仍玩乐器,唱民歌小调。后回家邀罗再珍等组成地花鼓班子,称易俗河班,在当地一带演唱。并与姜畲筱毛三、石潭周凤娇等著名艺人搭班演出。他擅演丑角,吐字准确干净,白口清晰流畅,语言动作幽默诙谐,表演人物细腻传神。在《驼子回门》中饰口吃、嘴歪、胸凹、背驼、手瘸、脚跛的蔡驼子,塑造一个愚拙中含有智慧、缺陷中带着天真的“十不全”的人物形象,维妙维肖,给人以艺术享受。他的拿手好戏还有《打豆腐》、《假报喜》、《一桶漆教书》、《双买酒》、《讨学钱》、《下南京》等。精华糟粕夹杂的传统花鼓戏,如《装疯吵嫁》、《卖纱吊喉》等,经他改编而推陈出新。曾与周凤娇等在长沙美丽戏院、国强戏院演出,为湘潭花鼓戏进省城演出的第一批艺人,并在益阳、浏阳、株洲、衡阳等地巡演,名噪一时。1951年,加入湘潭市群力花鼓戏剧团。次年,与李德仁组织新湘剧团,与易俗河镇罗国安组织人民楚剧团,后又参加湘醴楚剧团。1954年,赴浏阳、靖港等地演出。1956年,先后参加县、专区、省的群众艺术观摩会演,与人共同搜集整理的《复情》、《小花鼓》、《打豆腐》等三个花鼓戏被评为优秀节目,获一等演员奖。1958年,参加湘潭市花鼓戏剧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后任市花鼓戏剧团一团和二团副团长。1964年,自缢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