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珠宝廊 |
释义 | 简介南京市道路名,古街巷。位于白下区白下路自内桥向西至建邺路鸽子桥东一段,清时为经营珠宝的市集,街两旁建廊以遮阳避雨,道路因此得名。 路名出处据《运渎桥道小志》记载,珠宝廊“明曰珠市,一名石城坊,来道、敦化二街,皆其异称也。嘉、道以还,物力全盛,炫耀市廛,冶琢之工,鳞次栉比”。 过去此街东连通济门,西至石城门,长近十里,街道宽,可容九车(马车)并行。明朝时,从石城门到通济门,有一干道相连。其路线是从石城门出发,经过罗廊巷南端、古城隍、回龙桥、朝天宫、下街口、羊市桥、珠宝廊、上元县署、中正街、囊府巷、仁义巷、大中桥直到通济门。 相关传说此路较直,路上铺有石头,所铺街石像镜子那样砥平,所谓“铺石皆方正而厚”,这就是南京有名的“监石”路。 据说洪武年间,规定民间运送一定的铺路石后,就给一个监生的名额,因此,这种铺路石就称为“监石”。到了清朝后期,“监石”路街道两边用来遮阳避雨的官廊大多被居民所侵占;这条路上的“监石”也几乎尽为牛车碾碎。这是因为清军占领南京后,为解决驻防官兵的燃料问题,将八卦洲掠为旗产,洲上所产芦柴均用牛车自石城门运进城,经此路至通济门附近的驻防城兵营。经过二百多年的重车碾压,这条大道上的“监石”也就多半碎裂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