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悦林 |
释义 | 人物简介周悦林,1930年出生,浙江温州市人。1947年师从画家兼诗人苏味朔为入室弟子,学习中国画。1951年兼受多才多艺的陈垂平老师学西画。同时创作短篇连环画、宣传画投稿于报刊发表。1956年始,从事瓯绣画绣画稿设计。掌握了刺制画绣针法特点,充分发挥国画艺术与刺绣艺相结合的优势,三十余年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大量画稿,画风清丽秀雅、多富诗意。所制画绣专销国外。其画作取材除少数花卉鸟兽外,大都为古代人物、历史名流、高逸雅士、诗家才女、名姬闺秀,如太白醉酒、羲之爱鹭、东坡赏竹、刘海戏蟾、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等以及琴棋诗画。春夏秋冬,渔树耕为主题的人物和仕女等等。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瓯绣研究所艺术顾问等。辞条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创作精品创作精品有:1962年创作的《日暖春融》(花鸟)被选送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在北京展出。1963年创作的《虎啸松岗》由人民画报选登。1964年至1978年创作的《虎跃芦丛》、《西施浣纱》、《木兰从军》、《四序长荣》、《林潇湘奎夺菊花诗》等被选送到国外展出。1979年创作大型《红楼十二金钗图》在香港展出,引起轰动,被誉为“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品”。此画在同进展出的由大画家程十发、唐云、关山月、黄曾、李若禅等十二合作大型苏绣《春回大地》齐名而等价售出。1983年应香港华润公司经理特地来温之邀,周先生带病创作大幅《刘姥姥游大观园》在香港亚洲博览会展出,被誉为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品》。中央电视台、国家新闻社、国国际新闻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报、浙江日报、浙江日报、温州日报等都对此画连同《十二金钗图》一起作了报导。1984年因四川成都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大将军专祠特邀创作《红梅慰将军》(国画)悬壁增辉,并由成都晚报、温州日报刊登。1986年为庆祝秘鲁中华通惠总局创立一百周年、中国新闻社来人特请周先生作国画一幅,专程送往秘鲁庆祝。1987年创作高1。4米、宽3。8米的大型《醉八仙图》,在羊城晚报、侨乡报等刊登。1999年周先生虽已离开瓯绣厂多年,为重振瓯绣,突出精品,不顾年高力衰,花半年苦功,创作了高1。4米、宽3。8米的画绣画稿《太白清风图》,并由温州日报刊登,温州电视台作了专题拍摄(后因高级绣工缺少等原因尚未绣)。 淡泊名利周悦来先生平生少淡泊名利,从事瓯绣三十余年,作画无数,落款只用厂名,不用已名。《十二金钗图》也不例外。1982年温州地区工艺美术艺人和创作设计人员工作成绩评比,周悦林先生获艺术奖第一名,并受任温州地区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省科协会员,先生从不张扬。1984年全国水彩画学会主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图画组主任谭云森先生来温专访到周先生家中,索看《十二金钗图》画稿,大声叫妙,并对同来的著名画家赵瑞椿说:全国高水准的古代人物画家,我都认识了解,唯独此群自甘寂寞,连我也不知道。并催促出版个人画集,而周先生终无出版的思想准备。八十年代,有数次参评高能职称机会,虽经他人几番催促,亦未动心,然而满园春色关不住,名画必有名人。由于《十二金钗图》、《刘姥姥游大观园图》等的轰动,寻纵觅迹者纷沓而来。1985年,浙江画报在刊登居以上两幅巨画的同时,将周先生的十幅国画拍成翻卷片,作浙江画家专题报导。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欧阳希君先生称:“巨幅瓯绣绣稿《红楼十二金钗图》,以精美绝伦的瓯绣成品誉满海内外。《春回大地》绣稿系程十发、唐云、关山月、黄胄、李苦禅等12位画家合作。这两幅巨作以等价由港人购得,而这幅瓯绣作品转手之间又被美国一位收藏家以更高倍价转购而去,旋于美国专事展出。其意匠经营,通幅结撰是写意的,协合一体,形成了艺术的共鸣体”。九十年代以来,所作的国画,大都为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之邀而作,有评奖者每次获大奖。作品三次被选送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东南亚国家巡回展出,有的由新加坡、泰国、香港等期刊封面、插页、大型画集、报纸等刊登。其中《自古中华多奇士》(东山绣竹)由人民画报社编纂的《走向世界的中国》大型画集,与《国粹奖获奖作品集》及中国当代书画百杰——周悦林作品选(邮政明信片)等出版。周先生的成就和名望终于为海内外诸多艺术机构、新闻媒体所共识,被评为当代杰出书画家、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名列《东方之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