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连成 |
释义 | 周连成,号倒翁、集粹堂主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倭肯镇人。现为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中国集报藏馆百家、中国集报精品百种评选委员会(简称“双百”活动)评委。 周连成1992年开始收藏,初涉泉(钱币)、粮(票),后及古玩、杂项。周连成1994年来到北京,从事专业收藏交流。偶然一次见到“文革”小报,对这非常年代的特殊产物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文革”小报收藏刚刚兴起,大多数人们对此还不认可,用收藏交流以藏养藏维持生计已属不易。专业收藏就意味着只藏不卖占用资金,而报纸的预期价值也远远不及字画、瓷器、青铜器和古籍等收藏项目。 有一件小事坚定了他的收藏决心。他在潘家园市场认识几位美国人,他们每个周末都要去购买以“文革”小报为主的“文革”资料。在与美国人交流的时候,周连成第一次电脑中浏览到他们收藏的“文革”小报目录,已近2000种,这应该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文革”小报收藏最多的数字了。美国人当时收购“文革”小报可以出到10美元一份,而周连成出到10元人民币一份就是极限了。看到这些,让他加大了对报纸、特别是对“文革”小报的定项收藏,把手中其它的古玩、艺术品统统甩卖掉,把资金都投 入到了报纸中。 当时的集报人多是以报换报阶段,周连成呼吁他们都来购买,非但无人响应,而且还遭到有些报友的口诛笔伐,耻笑他是“报贩子”、满身铜臭味。无奈之下,周连成只好自己冲了上去,钱不够时就向亲友借贷。美国人都是白天去市场搜寻、购买,周连成就赶在天亮前就把市场转完,把该买的精品小报都尽力买下来。 2004年,周连成与报友杜永平合编出版了《“文革”小报目录》,收录“文革”小报4000余种,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收入“文革”小报种类最多的一本文献典籍;2008年,个人出版了《“文革”小报集锦“文革”小报创刊号目录》合集,是第一部研究“文革”小报的专著,填补了文革研究的空白点,受到了业内专家和收藏家们好评;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他与三位报友出版了《老报纸精品》大型纪念扑克;在国庆60周年之际,他与报友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报纸纪念扑克》,被《新华每日电讯》和《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不论走多远,也不论走多久,他都时刻惦记自己的家乡。1995年,他在北京古玩城开设集粹堂藏品 店时,受省藏协委托把黑龙江省收藏家协会驻京办事处的牌子挂在店上,不只接待省藏协的领导,还对 我市的收藏爱好者招待有加;1996年,七台河市举办黑龙江省东部七城市艺术节,周连成带病重回家乡 ,组织策划了七台河市第一届收藏展。 在文化局的支持下,又筹备、成立了七台河市收藏家协会,为该市的收藏活动打下了基础。2004年,周连成在北京,职业从事书画经纪活动后,又积极为我市的书画家、书画艺术活动的发展搭桥路,贡献力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