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开明 |
释义 | 江山企业家周开明,男,浙江省江山市人,深圳市三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0年,周开明高中毕业,从老家新塘边来到贵州参军。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到部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军校,因此,在部队他倍加努力,3个月后就当上了班长。可事与愿违,3年后,根据形势需要,部队集体转业来到深圳,周开明也随同来到深圳第五建筑公司工作。性格倔强的周开明并不甘于现状,读大学的梦想一直在他脑海里。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深圳大学攻读电子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被分在了深圳市人事劳动局,并在深圳外贸集团人事处担任领导职务,后来又被调到投资集团任总经理。 2004年,周开明决定下海经商。周开明从一份资料中看到,中国的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9倍,而能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全球经济、资源和环境逐渐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国内正面临着能源供应,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的巨大压力。而据测算,我国每年节能潜力可达2.5亿吨标准煤,节能产业具有上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这让他心头一动,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很具前景的产业,这让他在寻找与经济挂钩的产业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年,他在深圳成立了三力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国际先进节电技术引进与新节电技术开发等。而其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能降耗效益型发展之路,更让周开明吃了定心丸,认准了“节能”这条路。 当时,各种节能产品、节能材料层出不穷,提供节能技术和节能服务的公司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经过多方市场调研,一种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EMC(由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与被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合同实施节能改造和管理)走入周开明的视野。 上世纪70年代,从发达国家兴起的这种新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对节能公司而言,以分享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并收回投资,相当于把埋在浪费中的利润“挖”出来;对客户而言,不需要投入一分钱就能获得节能服务,省钱又节能,且没有任何经营风险。周开明算了一笔帐:耗电大户实施节能改造和管理后,局部电耗能节省45%,整体电耗能节省5—20%,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工厂里70%的电动机设计上存在能量多余,通过此项改革,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能量,从而减少电力线路的损耗。 虽然EMC在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上方兴未艾的新产业,但这种市场潜力巨大、产生“多赢”效果的节能模式自1996年开始引入我国后,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然而,在周开明看来,这正是他发展的大好时机。为了让客户满意,公司除推行“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基本准则外,还24小时为用户提供快捷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如今的他,基本上每天都奔走在全国各地,工程也遍布全国。“只要在外面,一天起码有10个小时都在高速公路上。有一次去江苏南京,为了赶到工程点,一天就开了20多个小时。这几年来,几乎一个旅游景点也没玩过。只要有机会,就要紧紧抓住,什么苦都不怕。”周开明这样描述他的生活。虽然今年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也给了周开明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不少企业开始内部挖潜,节能产品更多地获得了他们的青睐,周开明更忙了。 革命烈士周开明(1906-1934),福建省福鼎县沙埕乡川石村人。1933年秋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东工农红军游击支队战士,参加了霞鼎(霞浦、福鼎)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闽东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在白琳乡郭阳反“围剿”作战中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