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 |
释义 | 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 作者:周慧珺 著 丛书名: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801866882 出版时间:2007-8-1 版次:1 印次: 页数:55 字数: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 定价:38 元 内容提要: 周慧珺的突出成就不仅在楷法,而且流溢在她的行草书上。她学行草始终徘徊于魏晋唐宋之间。年轻时学《兰亭》,一临就是数十通,草书则醉心于黄山谷、智永、孙过庭、高闲、旭素、二王,行书则独钟情米芾。她临摹时力求于形似中笔法,每临一帖,几可乱真,但更可贵的是她并不以形似而自诩,而能遗貌取神,化裁增损,并由博返约,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格,如蜂之采花,酿成其蜜,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作行草时,解衣盘礴,如郢匠运斤,有一种磅礴万物、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力量,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汩乎其来,沛然而不可止遏,既沉着又痛快,笔笔从腕力中析出,毫不凝滞,观其作品,使人于不可言传的意境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章法布局上,她追求整体的精神团聚和局部的奇正错落、浓淡枯润、疏密虚实的完美统一,她的行草若流电激空,挟风雨雷霆之势,似惊飙唳天,具神工鬼斧之奇,很难使人相信出于一个弱女子之手,可想其功力之深,蓄积之厚,决非常人所及。当然我并不认为慧珺的书法已臻达理想的境界,晋人那种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不激不厉而风规自一迈的化境亦是历代书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是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天地,一个艺术家的最终归宿是升华到第二自然,而其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升华的高度。我想这正是慧珺将面临着的一个新的挑战。 目录: 前言 作品 释文 原作欣赏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