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长洪 |
释义 | 人物介绍简介周长洪,男,1949年6月出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管理系统工程、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任职现任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和宣传教育司专家组成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专家组副组长,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盟(IUSSP)成员。泰安市、绍兴市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口管理培训交流中心、山西省人口研究中心特聘兼职教授,南京市玄武区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成果一、学术论文1、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原理,载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江苏人口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2、学习中央决定,落实人口计生工作战略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4 3、新农村建设中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效用的理论思考,《人口与市场分析》,2007.3 4、略论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学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5、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特征与原因分析,《人口学刊》,2007.2 6、生育观念的概念逻辑模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7、人口聚集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性研究,载于《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8 8、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5 9、农村人口流出特征与经济社会效应,《人口研究》,2006.5 10、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5 11、县级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评估方案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2、出生性别比异常的技术与政策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6.1 13、南京迁入人口状况分析,载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 14、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人口研究》,2005.3 15、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人口与经济》,2005.2 16、城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式创新,《人口研究》,2005.1 17、用人均经济量进行战略谋划的重大意义,载于《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研究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 18、探索新型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人口学刊》,2005.1 19、市场经济环境下南京市计划生育工作对策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0、南京市人口迁移状况及原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21、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能转变,《人口研究》,2004.1 22、南京市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措施,《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23、生育观念转变及其度量,载于《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9 24、南京市失业人口状况分析,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25、论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26、借大开发机遇推动中西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载于《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2002.12 27、计划生育与家庭经济变化,载于《中国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变化》,人民出版社,2002,12 28、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1 29、宜昌市农村大规模放弃与推迟再生育现象成因分析,载于《治本之路》,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5 30、中国社会变化中的生育文化,《人口研究》,2001.4 31、计划生育“三结合”服务需求与现状分析,《西北人口》,2001.3 32、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基本经验回眸,《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33、计划生育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效益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2 34、我国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人口研究》,2001.1 35、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生育动机的变化——宜昌市调查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36、育龄妇女理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9 37、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效益调查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6 38、借大开发机遇推动中西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5 39、面向新世纪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3 40、嘉兴市21世纪初期人口发展预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41、论计划生育管理决策的几个问题,《人口研究》,1999.4 42、论计划生育“三结合”特征,《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 43、乡级计划生育干部综合素质需求预测研究,《人口与经济》,1999.4 34、论计划生育“三结合”载体建设,《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45、计划生育“三结合”服务需求与供给调查分析报告,《中国人口科学》,1999.2 46、县级计划生育干部综合素质需求预测调查分析,《人口研究》,1999.1 47、农民生育意愿、动机及其成因分析,《人口与经济》,1998.6 48、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工程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6 49、计划生育“三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4 50、股份合作经济发达的温岭市计划生育管理的几点启示,《人口与经济》,1998.3 51、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利益导向作用,《人口与计划生育》,1998.3 52、计划生育“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适应性基础,《人口研究》,1998.3 53、关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几点理论思考,《人口与经济》,1998.2 54、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口学刊》,1998.2 55、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比较分析,《人口与经济》,1996.3 56、我国南北两组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动机比较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3 57、我国县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士气状况及评价,《人口学刊》,1995.2 58、我国县级计生干部年龄、文化与专业结构状况及评价,《人口学刊》,1994.5 59、我国乡镇计生干部队伍素质聚类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3 60、常熟市育龄人群服务需求调查分析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 61、基层计生干部素质现状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3 62、关于一种复合经济调控模式的刍议,《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2.5 63、一种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化工技术经济》,1991.4 64、系统生态学引论,载于《新学科精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 65、科学研究的战略,《科学学译丛》,1989.4 66、上海市软科学潜在需求数量预测,《预测》,1989.4 等140余篇。 二、学术著作1、主编:《优质服务造福百姓》,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 2、主编:《生育文化指数》,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3、主编:《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初探》,南京出版社,2003 4、主编:《我国计划生育“三结合”深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 5、副主编:《江海之光——南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6、译者之一:《当代西方通货膨胀》[英],东方出版社,1996 7、参编:《医药应用高等数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三、科研项目1、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生育政策的完善与平稳过渡》(07BRK011)。 2、主持在研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研究》(2008)、《改革开放人口和计划生育30年历程回顾》(2008)。 3、主持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江苏省生育政策微调研究》(04SHB018)。 4、主持完成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影响出生性别比的经济因素研究》(2006)、《生育文化评估》(2004)、《生育观念转变及其度量》(2002)、《21世纪计划生育干部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培养研究》(1998)、《计划生育干部素质抽样调查研究》(1993)等多项。 5、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计划生育‘三结合’深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98)、《计划生育的投入与效益》(2000)、《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1996)等3项。 6、主持或参与完成包括南通市人口计生委、乌鲁木齐市人口计生委、松原市人口计生委、嘉兴市计生委、南京市劳动社会保障局、玄武区人口计生局等横向委托研究课题数十项。 四、学术获奖1、主编的著作《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初探》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2007)。 2、主编的著作《生育文化指数》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2007)。 3、论文“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7),独立作者。 4、论文“生育文明的核心价值观”获国家人口和计划委员会宣教司、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生育文明与实践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2007),独立作者。 5、主编的著作《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初探》获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 6、论文“用人均经济量进行战略谋划的重大意义”获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颁发的学习邓小平人口思想征文一等奖(2004),独立作者。 7、课题《我市人口生育的情况分析与对策建议》获南京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学会联合颁发的南京市人口普查优秀分析(课题)三等奖(2003),独立作者。 8、论文“南京市就业形势分析”获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颁发的优秀课题论文(2003),排名第1。 9、课题《我国计划生育“三结合”深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中国人口学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第三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排名第2。 10、论文“系统工程推动管理创新刍议”获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江苏省第七届学术年会一级优秀论文奖(2001),独立作者。 11、论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适应性基础”获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杂志颁发的第五届“人口研究”三等奖(1999),独立作者。 12、 论文“嘉兴市人口发展趋势预测研究”获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第六届学术年会一级优秀论文奖(1999),独立作者。 13、论文“关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几点理论思考”获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大精典》丛书优秀论文奖(1999),独立作者。 14、论文“努力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获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颁发的江苏省第四届成人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排名第1。 15、论文“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工程研究的几个问题”获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第五届学术年会一级优秀论文奖(1998),独立作者。 16、课题《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获中国人口学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排名第2。 17、论文“关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几点理论思考”获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计划生育“三结合”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8),独立作者。 18、课题《全国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素质抽样调查研究》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排名第2。 19、论文研究成果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1998)的“社会学”学科中的“发文总篇数”、“论文被引用总次数”和“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三项全国前十名学者之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