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 |
释义 | 尽管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但它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总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人类的不满足和不断的追求导致了实践的进步,从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图书信息书 名: 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 作 者:李江涛等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ISBN: 978-7-5117-0057-5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文化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的现象,人们对它的关注从未间断。 尽管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但它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总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人类的不满足和不断的追求导致了实践的进步,从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目前的网络时代、全球化时代,使得文化的地缘因素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随着文化交流扩大与深化,冲突将逐步被对话、求同、合作所取代。 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改变了许多东西,包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交替出现,挑战着人们的判断力、忍受力和应对能力。 不论人类的未来在文化方面如何变化、发展,都永远离不开毁灭与创造这两大主题。应该认识到,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建设和创造,毁灭只是创造的一个伴随物,更多情况下它不过是个自然过程。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 关注文化发展,也就是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文化为重。但愿本书的论述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文化的发展历程,透视文化发展的新的趋势。 作者简介李江涛,男,汉族,1954年生,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1971年1月至1976年2月在部队服役,1976年3月至1978年3月在广东韶关汽车修理厂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82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广东省人大办公厅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7月至今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院社会所副所长、所长、党组成员(1993年12月任)、副院长(1994年2月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12月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12月任)、院长(2005年10月任)、党组书记(2008年7月起任)。其中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奖项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10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 社会职务:广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自1987年至2002年连任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农村与农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大立法顾问。 学术成果:专著《变革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与人合著《人格论》等八本;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全国一等奖、省二、三等奖、市一、二、三等奖一批。 图书目录前言:把握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化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安排 第二章 实践:理解文化发展趋势的钥匙 一、文化模式、文化危机、文化转型与文化的发展 二、文化的内核、文化的外壳与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的超越性与文化的发展 四、实践:理解文化发展趋势的钥匙 第三章 政治、经济的文化机理 一、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在现实的失衡 二、文化对经济核心价值的超越 三、文化对政治核心价值的超越 四、文化对法律核心价值的凝炼和超越 五、文化对政治、经济、法律的超越实质是人的自我完善 第四章 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一、文化进化论与西方中心主义 二、文化相对论与文化保守主义 三、文化发展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四、文化进步主义:文化发展的辩证法 第五章 理性、自主、法治:当代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及其缺陷 二、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及其优势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对工业文明文化精神的反思和矫正 四、理性、自主、法治:当代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文化的政治、经济性的凸显 一、文化的经济化 二、文化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第七章 文化的全球化和网络化 一、文化的全球化 二、文化的网络化 第八章 走向文化的现代化 一、作为文化现象的现代性 二、作为现代性致因的文化 三、现代化中文化的命运 四、文化现代化与文化创新 五、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