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庆经开区 |
释义 | 重庆经开区于九十年代初期创立,>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年来,重庆经开区始终按照"三为主一致力"方针,精心营造投资环境,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全力搞好招商引资,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探索出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构建起重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基地,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重庆经开区由已经建成的南部园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部新区经开园两大部份组成。南部园区规划面积为>9.6平方公里,已形成信息产业工业区、丹桂工业区、回龙工业区、综合贸易区及南湖、罗厂湾生活区。区内金融、商贸、宾馆、医院、学校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水、电、气、讯等配套项目十分完善。北部新区经开园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将建成出口加工区、汽车产业区、环保产业园区、科技产业区和中央商务区。 重庆经开区始终将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龙头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企业落户,从1998年起已连续四年实际到位外资名列全市榜首,已成为外商投资比较集中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截止2002年6月,共兴办各类企业1243户,其中引进22个国家和地区兴办的三资企业314家,投资总额15.69亿美元,投资规模平均达到500万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9个。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福特、伟世通、瑞典爱立信、英国BP、德国麦德龙、日本本田、铃木、电装、关西、大金及台湾台塑、顶新等已相继在经开区落户,内资企业929家,注册资本达33.54亿元。目前,经开区内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绿色食品、服装等六大产业群。在资本结构上以利用外资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现代化工业为主,在引进的314家三资企业中,工业生产性项目占70%,成为全市现代工业和三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随着众多引进项目的建成投产,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效益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已分别由1993年的24.06亿元、5.8亿元和6.9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29.5亿元、32.6亿元和84.5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0%以上,税收由1995年的1.36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1.03亿元,年均递增40%以上,7年累计实现税收36亿多元。2001年在全国4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指标考评中名列第12位,在20个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前茅,成为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重庆市行政管理机构中首家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地区。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目前,经开区已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配套能力,健全了法律体系,简化了办事程序,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一支具备丰富开发经验、高效廉洁的管理队伍,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青睐。现在投资达>9800万美元的长安福特项目已落户北部新区经开园并正式投产,还有如延峰伟世通、长安星乔、长安民生物流等企业落户汽车工业园,利时德、贝斯特、美联、风琴针等企业落户出口加工区,康尔威、顶正包材等企业入驻金山工业园,香江环保入驻环保产业园,总投资达2亿多美元,还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目前,整个北部新区经开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大开发大发展的喜人局面。 "十五"期间,重庆经开区将抓住建设北部新区的历史性机遇,突出发展,实施外向拉动、科技兴区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加快北部新区经开园、出口加工区建设,努力把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政策最优惠、机制最灵活、投资环境最优、开放程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