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钟以俊 |
释义 | 钟以俊个人简历钟以俊,中共党员 ,教育学博士 ,教授,现任珠海市教育局局长。曾任珠海市第一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广东省十届人大代表。珠海市教育学会会长。1987年开始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担任过教育系主任。 钟以俊校长长期潜心于基础教育的研究、管理与教学。多年来,先后出版过《教学美学导论》、《中外实用教学方法》、《现代学习原理与学法指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学习与教学设计》等十余部个人教育专著和主编的教材。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得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论坛征文一等奖、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二等奖、广东省教育管理吴汉良奖二等奖、珠海市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广东省普教研究"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珠海市软科学研究和珠海市教委"九五"攻关课题"综合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上述研究都分别通过了国家、省和市的教育科研部门的鉴定。 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钟以俊校长充分发挥了自身在学术与教育管理上的优势,大胆创新办学思想,提出了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文化建设上着力突出审美的一面,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都曾在名师对话、校长专刊等栏目专门报道过他的办学思想,给予了很高评价钟以俊专访 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博士校长钟以俊和他的梦想 钟以俊,教育学博士,曾出版有《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美学导论》等多部教育专著,在《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奖。 一直以来,钟以俊都以儒雅、博学、谦恭并锐利、果敢、承担而吸引着我,终于有机会走近,与他面对面,感受他的睿智与深刻,品鉴他的“浪漫与欢愉”,如饮美酒,醇厚绵长,于是,谈话就此展开…… 公众眼里,你像一个多棱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传达出鲜明的角色特征。当大学教授,您专注于学术著书立说;当中学校长,您致力于实践积极改革;挂职贫困地区市长,让“内行觉得你不外行”;当教育局长,您又应对裕如屡创亮点。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角色的多次转换? 钟以俊:你刚才概括出的评价实在受之有愧,我经历的这些角色转换,其实都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往深一层说,则是我们生逢盛世,政通人和,干事业有政策保证,做学问有充分自由,社会环境宽松祥和,人际交往与人为善,这都给我们干事、干成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应该说我很幸运。如果说在公众眼里我做得还行,那是大家给了我一个需要更加努力的目标,我实在是心有惴惴。 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苦孩子,家里排行老大,少年失怙,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今天性格中的坚忍、宽厚应该得之于小时的经历。那时,能报答母亲、带给母亲欣慰的只有通过努力勤奋得来的一张张的获奖证书。母亲勤劳节俭、与人为善、感恩知足的生活态度对我影响至深。由此及彼,我的这种感恩、关怀也延伸到对待我的学生、同事身上。在安徽师范大学从教十年,从普通教师做到教育系主任,从破格评副教授、晋升教授,带研究生,一路走来,最难忘的,不是青灯伴读、独上高楼苦钻学问,而是与学生们、同侪前辈们的华山论剑。真可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呀。 1998年,时年35岁的我为珠海所吸引,本来组织上也是安排我做高校管理工作的,但因调动工作时一波三折,最终到了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全市中小学的教研工作。在基层,我发挥所长开展中小学教育研究,进行科研讲座和培训,主持课题研究,做了一年多似乎也得心应手。2000年,珠海一中扩建,高初中分离办学,为了充实学校的管理力量,我便又被组织上安排到了中学。就这样一直到2007年初,我被任命为中共珠海市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完成了由一介书生到教育基层管理者再到统领全市教育的执行官的蜕变。一路走来,我心无旁骛,依然是书生本色,不改对教育的情有独钟。是教育之美、教育之力深深地改变了我,吸引了我。 在珠海一中从副校长到校长、党委书记,您做了近七年。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您创新办学思想,“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引领改革,现在已经开始体现为师生的行动,效益显著,成为珠海市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影响扩及其它。我们知道,一中是珠海的龙头学校,师资、生源在全市都独占鳌头,渊源深长。能在短短几年赢得如此一致的口碑进而实践自己的思想,贯彻自己的办学理念,这单靠深厚的学术背景或宽厚仁爱的处世风格恐怕难以解释清楚。我很想听听您的见解。 钟以俊:我认为,学校教育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教育过程及其自身都应当充满审美因素,并籍此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以实现对人性的拓展,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确证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把学校教育中个体发展的最高目标定位为融真、善、美于一体的健全人格的实现。这就是“美的教育”。 美的教育任何实现?其实,学校教育中,美的因素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重视,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审美教育通常只是把学校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比如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学校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视野之外,较少考虑学校自身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美化这个根本问题。简而言之,传统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借美育人”,而我们所说的作为一种教育境界的美的教育则是力图把“借美育人”与学校教育自身的“创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也是我们珠海一中提出“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的实质之所在。 而我,其实就是顺应一中新课程背景下发展需求,为一中量身度造了一个实现优质内涵发展的平台而已。因为顺其自然,所以很快得到共鸣,带动起大家一起实践我们的办学理念。 “美的教育”是否可以理解成在理想层面的教育形态?您所说学校教育的“浪漫与欢娱”是否就是基于对“美的新人”的塑造? 钟以俊:对。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暗示着对人的心灵和内部存在状态的唤醒,它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活生生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尊重他们的独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追求人性中更高贵的那一部分的发展。它使得教育能够更深刻地介入和把握人生。真正审美化的教育总是和一个学校的总体审美意识和精神、师生群体的理念和审美理想紧密相联的,是和多数人的志向、崇高的思想境界、文明善良的精神现象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审美化的教育不是单纯的娱乐和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是教育者理性的升华和崇高精神的凝聚。真正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必定是以此为根基的,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充满浪漫与欢娱。只是,达成这一境界的道路漫长而艰辛,但同时不乏幸福与享受。“美的新人”的内质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能否谈谈你在一中的实践?这些具体可感的审美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美的学校文化? 钟以俊:总体而言,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在学校整体构成的各个方面,比如:具有审美特征的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手段、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劳动形态等。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美的教育过程首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创造性。可以说,独特性和个性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如学校的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都是由学生独立组织,完全自主地进行运作。在珠海一中,每一个大型节庆活动都远远超越了专业活动的内涵,而是成为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巨大平台。这些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使学校内到处洋溢着学生的生命活力,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美丽之所在。 再如我校校园文化广场的雕塑、校道合适位置上悬挂的各班的班级格言以及教学场所、图书馆的美文美画都很吸引人,给许多到访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引导人们对学校形象进行深入感受和领会,使学校形象在人们的情感和心灵中造成一种难以消逝的记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学校形象在人们精神世界的审美积淀。 这些,都是“造就美的新人”学校文化表现形态。这些年的实践探索及其理论阐述,在我2006年已经出版的专著《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中有比较全面的介绍。 在一中师生眼里,您既是一个集博学与深刻为一体的专家学者型校长,又是一个融儒雅与博爱于一身的书生兄长型校长,您认同吗? 钟以俊:哈哈哈哈,太过褒扬啦。休再提起。留待后人评说吧。 2005年10月,您被广东省委组织部选派参加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第六批博士服务团,挂任贵州省安顺市副市长、党组成员一年。挂职期间你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安顺的挂职经历对您今天的工作有无帮助?您是怎么做的? 钟以俊:在安顺,其实我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二是农业产业化。我很努力地去做,我觉得自己要做的不是一个农业专家,而是一个宏观策划者,所以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反季节蔬菜,这样农民才能富裕起来。 安顺有贵州省100多个一类贫困乡,我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经常会去这些地方。当你切身感受到他们艰难的生活状况时,你会自然地想帮助他们做一点事情。倍加珍惜我们今天已经拥有的一切。回来后我的胸怀更开阔,更能放远目光,心态平和,努力做事,为这个社会和谐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可以说,境界提高了一层吧。 说说您现在的工作吧。可以说,教育局长始终处于社会舆论、民众评说的风口浪尖。而您甫一上任,就以12年免费教育来了一个漂亮的亮相。有媒体用“试水”第一个“吃螃蟹”来形容,味道怎么样? 钟以俊:哈哈,先说味道,那是五味俱全呀。鲜,第一次,广东省首个地级市城乡一举实现12年中小学免费教育;美,学生、家长欢天喜地,教师、学校压力减轻,我不再为跑钱惶惶张张;甜,媒体、社会、民众正面评价纷至沓来;愁,急剧扩大的就学需求让我们甚至有些应接不暇,加快建设任务艰巨;辣和酸,怀疑、观望以及对珠海12年中小学免费教育是否具有示范性来衡量。一言难尽呀。 但是,所有这些,不是我个人能承担得起的。我不过是由于角色定位而处于风口浪尖。我只能说,我确实很幸运!2006年底珠海创建成教育强市,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发展摆在更重要的地位,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12年中小学免费教育只是20点项目中最立竿见影的一点。如果检索一下,你可以看到,有关珠海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项目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坚决执行好政府决策,就是要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为要务,恪守教育者的本分,为共建和谐珠海、共享发展成果尽职尽责尽力,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您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对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并享受教师职业幸福都予以关注。在珠海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您对教师有怎样的期望? 钟以俊:教师在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最基础、最本质,最重要的责任。我们的教师队伍起点高、素质全面、充满斗志、奋发向上、整体优良。这是我市这么多年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保证,也是进行现代化教育实践的有生力量,将是推进珠海教育现代化的中流砥柱。 我们倡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一支能顺应珠海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创新意识和科学教育观的,有良好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育方法和手段,更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良的师德师风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追求的,能与学生共同完成生命中最重要一段成长的教师队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