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油杂11 |
释义 | 基本信息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07 品种名称:中油杂1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6098A×R6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上游及中游222天左右,长江下游231天左右。子叶长、宽度中等;苗期半直立,叶色深暗绿,顶裂叶片中等大,裂叶4对以上,叶片边缘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宽度较宽,呈侧叠状。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分枝11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4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长江上游菌核病发病率2.27%、病指0.99,病毒病发病率0.7%、病指0.24;长江中游菌核病发病率6.57%、病指2.83,病毒病发病率0.83%、病指0.35;长江下游菌核病发病率26.04%、病指16.01,病毒病发病率20.43%、病指9.46。2005年抗病鉴定结果:中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质检测结果:长江上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38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95%;长江中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68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88%。长江下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9.33微摩尔/克(饼),平均含油量44.20%。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84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20.35%;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2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60.3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53%。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7.59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7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2.03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0.4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9.82公斤。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36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1.97%;2004-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79.99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8.1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4.6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4.88%。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长江上游区平均亩产141.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79%;长江中游区平均亩产168.0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23%;长江下游区平均亩产203.28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8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注意防治菌核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