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医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李家邦 主编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1 版 次:1 页 数:303 字 数:476000 印刷时间:2008-6-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17100571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第七轮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第7版)的配套教材,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扩大教材品种,实现教材系列配套而编写。本书适合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及相关教师和读者备课、讲课、选题、考试组券等参考。 目录上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学的起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恒动观念 三、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一、司外揣内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援物比类 练习题 参考答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是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tt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有机整体,因而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生理上以及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的形体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组成并维持人体的基本物质都是精、气、血、津液;人体的功能活动,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因而病理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脏有病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体表组织器官病变影响相应的脏腑,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相互传变,形与神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可以推测出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治疗时则应从整体上加以调治。 (二)人与环境密切联系 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因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和地区方域环境对人体均有影 响,所以在生理上和病理上人均能与自然界相应,出现相应的变化;在诊断治疗时就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 会属性。社会环境不同,可造成个体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书摘与插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