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 作 者:郑洪新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1日 ISBN: 9787117108256 开本: 16开 定价: 33.00元 内容简介一是中医学关于脏腑功能、生命物质、经络理论、体质学说的理论研究;二是中医学对病因、发病、证候病机学说的基本认识;三是中医学关于养生、预防、治病的原则方法;四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对中医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五是五运六气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与中医药学相关的研究者、研究生、中医药从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郑洪新,195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科技处处长。 郑洪新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授课任务,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4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省教委科研项目等10项,其中,“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病病理机制研究”获1998年度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度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老年人肝气虚血瘀证免疫病理改变的研究”获1996年度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编著《黄帝内经要览》(日文版)一书获1997年度辽宁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14部,发表在国内外刊物、学术会议的论文40余篇。 曾获得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辽宁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6年辽宁中医学院优秀教师标兵;1999年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沈阳市科教系统“突出贡献女知识分子”、沈阳市“优秀专家”;2002年沈阳市“劳动模范”;2004年辽宁省“五一奖章”;2006年辽宁省“教学名师”;2008年第八届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图书目录引言 一、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三)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内涵和外延的思考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的发展 (一)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的需求分析 (二)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发展现状 (三)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究发展思路 第一章 中医学的人体生命观 第一节 人类生命活动 一、气为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 二、水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三、土为万物化生的根本 第二节 人体生命特征及其规律 一、人体生命特征 (一)形体一精神统一特征 (二)生长一生殖一衰老特征 (三)气机一气化特征 (四)调节整合特征 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一)生命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生命活动中的周期律 三、人体生命活动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观的研究 一、生命健康观念 (一)健康概念及其内涵 (二)生命健康质量评价 二、生命复杂系统 三、生命全息论假说 (一)中医学“生命全息论”理论及其应用 (二)中药学“生物全息论”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章 藏象功能系统 第一节 五脏气血阴阳功能系统 一、心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心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心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二、肺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肺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肺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三、脾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脾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脾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四、肝气血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肝气血阴阳的概念 (二)肝气血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五、肾精气阴阳的生理功能 (一)肾精气阴阳的概念 (二)肾精气阴阳的综合功能表现 第二节 六腑、奇恒之腑气血阴阳功能系统 一、六腑气血阴阳 (一)六腑气血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六腑阴阳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二、奇恒之腑气血阴阳 (一)奇恒之腑与气血的关系 (二)奇恒之腑与阴阳的关系 第三节 五脏整体联系与生命活动调节 一、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 二、呼吸功能的调节 三、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的调节 四、血液生成循行的调节 五、津液代谢的调节 六、感觉及运动的调节 七、生长发育生殖的调节 第三章 精气神学说 第一节 精 一、精的概念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精 (二)中医学的精 二、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 (二)后天之精 三、精的生理功能 (一)激发和推动功能 (二)生气和养神功能 (三)濡养和防御功能 (四)生髓和化血功能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气 (二)中医学的气 二、气的命名 三、气的运动与变化 (一)气机 (二)气化 四、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二)温煦作用 (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营养作用 第三节 神 一、神的概念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神 (二)中医学的神 二、中医学的神志学说 (一)精神活动之神 (二)思维活动之神 (三)情志活动之神 三、神与脏腑 (一)心藏神 (二)脑为元神之府 (三)五脏神与五志 四、神的生理功能 (一)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第四章 经络通路系统 第五章 中医体质学说 第六章 中医病因学说 第七章 发病与症候病机 第八章 疾病防治原理 第九章 养生原则与方法 第十章 河洛易学理论与中医学 第十一章 中医学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五运六气学说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