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周萍 主编出 版 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版 次:1

页 数:163

字 数:260000

印刷时间:2008-8-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48

I S B N:9787533702724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卫生部于1994年3月颁发了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相应的教材,供全国中等卫生学校三年制护理、助产专业使用。这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后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对中等卫生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原中等卫生学校教材《中医学基本常识及针灸学》第一版、第二版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听取了教师:校友和用书单位的意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编写成新教材《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一书。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病因、诊法与辨证、预防与治则、方药基础知识、常见病证、中医护理9章,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及诊疗、护理知识作了简要而系统的介绍;下篇分腧穴、毫针法、灸法、针灸治疗4章,重点阐述十四经常用腧穴和常见病证的针灸疗法。在书后附有方剂首字笔画索引,以供查阅。本书内容力求理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目录

绪论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三、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上篇 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变化规律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归类推演

二、五行的生克规律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二章 脏腑

第一节 脏与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气、血和津液

第三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三、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流注次序

〔附〕 奇经八脉

第四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来致病因素

一、六淫

二、疫疠

三、外伤及虫兽伤

第二节 精神致病因素

第三节 其他致病因素

一、饮食

二、劳逸

第四节 继发致病因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内生“五邪”

第五章 诊法与辨证

第一节 诊法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辨证

一、八纲辨证

二、脏腑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

第六章 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与治法

一、治疗基本法则

二、治疗八法

第七章 方药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

一、中药的来源

二、中药的性能

三、中药的炮制

四、中药的用法

五、常用中药分类

第二节 方剂基础知识

一、组成原则

二、组成变化

三、方剂的剂型

〔附〕 常用中药简表

第八章 常见病证

第九章 中医护理

下篇 针灸学

第一章 腧穴

第二章 毫针法

第三章 灸法

第四章 针灸治疗

〔附〕 方剂首字笔画索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篇 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认识,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和丰富的辩证法内容,是古人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论理工具。从战国时期起,中医学就运用它来说明人体的构造、生理、病理,指导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成为中医学术中普遍运用的方法论。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一切事物对立的概括,以及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和论理工具。主要用于综合说明人体的对立统一性。

一、阴阳的变化规律

(一)阴阳的对立与互根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由阴阳二气构成并经常处于对立统一的整体。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举凡一切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

而在阴和阳的内部,还包涵着阴阳的对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