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西雕塑比较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黄宗贤,吴永强 著

出 版 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

版 次: 1

页 数: 130

印刷时间: 2008-3-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铜版纸

I S B N : 9787508512686

包 装: 平装

作者简介

黄宗贤,男。汉族,1958年出生,别名凌宇,四川丹棱人。美术学博士、文艺学博士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教育学会理事长。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独立撰写和参编学术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黄宗贤教授长期从事艺术学教学和研究,尤其在中国现代美术研究领域卓有建树,在国内艺术理论界有较大影响。

目录

第一章 中西雕塑与中西文化

第一节 中西文化:稳定与进取

第二节 “以泥为塑”与“以石为雕”

第三节 黄河流域文明与地中海文明

第二章 中西纪念碑雕塑:帝国风采与世俗世界

第一节 秦陵兵马俑与奥古斯都式

第二节 死者与生者

第三节 英雄与骏马

第三章 中西宗教雕塑:灿烂佛国与石头的圣经

第一节 中西宗教态度与造型观念

第二节 中国、印度和欧洲

第三节 中西宗教雕塑的审美意趣

第四节 中西宗教雕塑的自然观念

第四章 中西雕塑的功能:“坟茔的艺术”与“城市的艺术”

第一节 中国墓葬文化与雕塑

第二节 封闭环境与公共环境

第五章 中西雕塑家的境遇:“皂隶百工”与艺术家

第一节 西方雕塑家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中国雕塑家的社会地位

……

第六章 中西雕塑的形式:“塑容绘质”与体量的艺术

第七章 中西雕塑的美学价值:直观自然主义与理性写实主义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西雕塑与中西文化

第一节 中西文化:稳定与进取

一般说来,古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文明远比从西方得来的多。张骞(约前164—前114)出使西域、郑和(1371—1433)下西洋这些发生在不同年代的故事,使人更多地看到一个天朝大国欲向“蛮夷”显示自己文明成就的心情。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之前,中国基本上是一幅古代社会的图画,以独特的时间表,高度自足地发展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由于缺乏外部比较,中国文化逐渐养成一种超强的稳定性和自信心,任何辗转而来的异域文化,在高度发达的中华文化面前,迅速变成促使中国文化传统机体更加丰满、更加茁壮的养料。中国文化具有世所罕比的巨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北魏(386—534)时期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不出百年,西来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再也难以找到痕迹。

也许是因为航海意识的淡薄阻碍了中国与外部文化更顺畅的交流。在由印度和中亚为桥梁,欧洲文化辗转东渐的过程中,陆路的漫长拉大了时间的距离,中国人见到的西洋文化,再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

从西北到中原,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佛教雕塑一步步地渗入众多地域风格而慢慢中土化的过程。由克孜尔到敦煌,由敦煌到云冈,由云冈到龙门,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展现了一部外来文化如何输入中国本土的活历史,西风渐衰、中风骤起的轨迹相当明显。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