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卫社区
释义

乡村概况

中卫社区居委会是红塔区玉带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玉带路街道办事处北边,距离玉带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2公里,到办事处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红塔区中心城区0.5公里。东邻珊瑚路,南邻玉带路转汇溪路,西邻春和镇马桥村委会,北面至龙马路、玉溪大河。辖中卫、大河边、徐百户屯、张村等四个自然村,9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1409户,共415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070人,劳动力2708人。

整个居委会国土面积2.1平方公里,海拔 1622.5米,年平均气温16.6 ℃,年降水量804.1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10亩,林地48.41亩,人均耕地0.10亩,共有经济林果地73.94亩,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0.01亩。全村居民收入以二、三产业收入为主,2010年全居委会经济总收入885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8元。

居委会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今后中卫居委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大力提升市场的档次,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提高居民住房出租率,推进城市化建设,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居民收入,力争在十二五规划结束时居委会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750元。

自然资源

中卫社区居委会位于玉带路街道办事处北边,距离玉带路街道办事处2公里,到办事处为水泥路,整个居委会国土面积2.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622.5米,年平均气温16.6摄氏度,年降水量804.1毫米,拥有林地48.41亩。耕地总面积410亩(其中:水田380亩,旱地面积30亩),人均耕地0.1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73.94亩,全为经济林果地,主要种植梨、板栗、桃等果树。

基础设施

中卫居委会目前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等五通。整个居委会1409户农户均通自来水、通电,1409户拥有电视,1409户接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7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76户。

该居委会进村道路为硬化的水泥路面,到玉带路和进城交通方便,居委会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装有太阳能农户128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10亩,人均拥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0亩。水利化程度高。

农村经济

2010年整个居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885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24%;畜牧业收入12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14%;二、三产业经济总收入8825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9.62%。该居委会经济较好,专业市场(如彩虹副食品批发、蔬菜零售批发、旧货交易等为主的专业市场)、住宿餐饮业较为发达。外出劳务收入为1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8元。

居委会居民的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卫目前已有1360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和其它的结构的农户数为49户。

2010年底整个居委会共拥有汽车173辆,农用运输车2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420辆。

特色产业

中卫居委会的主要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2010年全居委会第二、三产业总收入8825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9.62%。

居委会目前正在大力提升专业市场的品位和档次,搞活商品流通业、住宿餐饮业,今后将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居民住房、土地租赁业,提高居民住房出租率,推进城市化建设,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居民收入。

人口卫生

中卫居委会的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4018人,彝族80人,其他民族34人。整个居委会现有农户1409户,共4155人,其中男1975人,女2180人;中卫居委会大专以上学历143人,中学学历1969人,小学学历1477人,未上过学的561人。农业人口数为1925人,劳动力总数2708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497人,外出务工人数1092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83人,享受低保人数274人。居民的医疗主要依靠居委会卫生所、州城卫生院以及城区的各大医院,卫生所面积为150平方米,有医生2人,居委会距离州城卫生院2公里。居委会建有公厕12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5个。垃圾做到集中清运。

文化教育

中卫居委会有居委会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3606平方米,拥有教师28人,在校学生665人,距离玉溪第六中学2.5公里。目前整个居委会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486人,其中小学人数277人,中学生人数209人。

居委会建有文化活动室8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8个,极大的丰富了居民的业务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

为加强居委会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居民对居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使居委会居务公开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居务公开制度,即:

1、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

2、财务公开;

3、计划生育工作公开;

4、流动人口管理及各项收费的收支情况公开;

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开;

6、各类捐款捐物及社区救济、养老、优抚金的发放公开;

7、社区居委会干部工作责任目标和工资待遇公开;

8、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的评议情况公开;

9、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帮助热线公开;

10、社区建设、征兵、农转非、下岗职工安置情况等重大事项公开;

11、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建议以及反馈情况公开;

12、居民群众关注的其他热点、难点、重点事项的公开。

基层党团组织

中卫居委会有党总支1个,下设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26人,其中男性151人、女性75人,村干部人数9人,女干部2人,村小组干部人数24人。

全居委会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9个,共有团员78人。

今后发展

中卫居委会目前存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须加强,高层民房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大整治力度,改善出租房的环境卫生管理。

中卫居委会今后的发展重点主要是:大力提升专业市场的档次,加大彩虹百货、蔬菜等批发为主的彩虹市场带建设,加大中卫饮食一条街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业、饮食住宿业、房地产业,提高居民住房出租率,推进城市化建设,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在十二五规划结束时全居委会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8750元。

人文地理

中卫社区居委会是红塔区玉带路街道办事处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玉带路街道办事处北边,距离玉带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2公里,到办事处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红塔区中心城区0.5公里。东邻珊瑚路,南邻玉带路转汇溪路,西邻春和镇马桥村委会,北面至龙马路、玉溪大河。辖中卫、大河边、徐百户屯、张村等四个自然村,9个居民小组。

中卫社区居委会国土面积2.08平方公里,海拔 1622.5米,年平均气温16.6 ℃,年降水量804.1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

中卫居委会的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4035人,彝族80人,其他民族34人。整个居委会现有农户1409户,共4150人,其中男1975人,女2180人;中卫居委会大专以上学历143人,中学学历1969人,小学学历1482人,未上过学的539人。

中卫辖区内古迹:

大士庵 位于玉溪桥畔,明代礼部尚书雷跃龙倡建,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知州耿文明重修,原址占地面积6666.70余平方米。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由中卫村民汪崇高管理。

大士庵由观音殿、准堤阁、六合亭、大观楼组成。观音殿为一明两次间,进深13.3.米,面阔15.80米,有二级台阶,石条台基抱鼓式柱础。准堤阁5间,在观音殿前,布局和谐,融为一体,居荷花池中央。原有走马栏杆临水,池水环绕,碧波荡漾,有“水晶宫”之称。六合亭,双名水阁凉亭,居荷花池中。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知州徐正恩倡建。光绪年间,知州杨春林重修。四面有坐椅栏杆,6棵檐柱和6棵“金”柱承托6角攒尖顶,“金”柱上都有小方格花棂互相牵固。黄绿琉璃瓦覆盖。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准堤阁被当作“四旧”拆除宝顶、脊兽、风铃。1976年,玉溪一中重修宝顶。亭内有名人墨客撰书匾额、楹联多幅,今已无存。大观楼原为一明两次间,七檩前后廊式梁架。1976年,按原梁架改为上下两层做它用。

大士庵现存部分为玉溪一中校址。1984年9月,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溪桥 位于大士庵畔,横跨玉溪大河,是昆洛公路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系木桥架于河上,常致朽坏。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邑人礼部尚书雷跃龙“易木置石礅,立柱覆瓦”。清康熙九年,知州耿文明重修。日久沙淤,至五十三年水溢桥上,知州任中宜增高3尺,仍覆瓦屋。乾隆十二年沙淤桥圯,知州徐正恩加高石礅5尺,盖瓦21间,桥之东西各建 一坊,形成长廊。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知州刘嶙又增高4尺。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知州周应芳重修,彩画金廊,桥的两端,各悬扁额一方(“玉溪桥”),中有扁额二方(“玉涧长虹”、“长桥卧波”),匾额均为金字底龙花纹边。

桥东建 有亭阁,行者到此可以小憩。民国二十三年,公路通车以后,此桥不适应交通,遂拆除桥上屋坊,以巨木加宽。民国三十六年,邑人王世泰、周文卿等捐资会同当时地方政府重修,集工匠拆木置石,架设翻拱5洞,扩宽桥石,加高石礅,全部置石构成。1966年,玉溪县人民政府以国防公路沥青化,复以钢筋混凝土浇灌T型梁。

昔年此桥与“大土庵”、“荷花池”、“赏荷轩”、“石庵亭”、“大观楼”、绿柳长堤歌舞台等,同为玉溪名胜,春夏游人往来不绝。文士多有诗文吟咏。例如:玉泷《玉溪桥落成》诗云:“溪净蜃楼结,涛翻鹊架横。拨云寻古渡,倚阁听流莺。月魄临波皎,柳荫人槛明。琼瑶谁踏破,载咏道平平。”翰林管灏诗云:“东来银汉泻城西,碧柳拖烟绕岸齐。却羡安澜涵玉浪,不闻走蚁溃金堤。流膏润处千村溥,丽日晴时百鸟啼。揽辔长桥看景色,气蒸云雨自成霓。”……桥东憩亭已废,惟有古榕树尚存。

普惠桥 位于中卫屯与徐百户屯之间,横踌玉溪大河。建于清乾隆六年十月,七年三月完工。张泓《新修普惠桥碑记》载:“……兹义举。诹进 事,雍水掘沙,以平其基;广布长桩,密嵌巨石,以固其底。树值桥柱二十七空,纵横扣承,联以铁环,约长三十余丈,宽七尺,上铺梨板,旁列短栏。桥头各砌石岸,长四丈,高丈六。建坊二座,颜曰‘普惠’……。”1969年,改建为钢筋结构平拱桥。

晏公庙.古榕 据康颐五十三年《新兴州志.乡屯》篇称:“中卫营明称中卫屯,在州城北,是王家头、苏家头、殷家头、冯家头、张家头五处之合称,村东有晏公庙。

晏公庙坐北向南,有殿堂5间,坐落庙东,内塑菩萨;有客堂5间,一楼一底,坐落庙西;有厢房10间,一楼一底,坐落庙南、北,南边厢房居中一间开大门,门前植榕树一棵。

民国十一年,大庙毁于匪患,榕树仍存。民国二十四年,冯君翰、冯福、殷其诚、冯中和筹办,村民复建,用于村中红白喜事造膳酬客及办学。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中卫小学校址、农民协会、农民夜校使用。1965年,在大庙四角建造烤烟房4间,购销店、合格医疗、老年协会先后使用。1997年11月,旧村改造,大庙被拆除,新建老年协会。

晏公庙古榕树,位于州城七星街沿长线中卫老年协会门口,植于何时无考。1998年,中卫居委会用石围树根、培土加栏保护。

冯氏宗祠位于中卫社区居委会四组。始建于清康颐年间(公元1662—1722年),道光(公元1821—1850年)中叶扩建。民国十一年,毁于匪患。民国十八年,冯本朝、冯永亮、冯子玉倡导,族人集资重建。坐北向南,前临濠沟,有池塘绿树成阴,前后3层,一楼一底土木结构。明3间暗5间,两耳房,蜈蚣脊风火墙,屋梁瓦檐,柱石浮雕龙凤、麒麟、白鹤图案。石嵌花台内植松柏、缅桂。侧面4道小门,天井每层大小5个,门头呈凸形,正中一石浮雕图案,立一石匾,阴刻“冯氏宗祠”。石匾两边立葫芦玉顶。门柱石雕二龙,门头石雕双凤朝阳,石基石座门坎,木门双开。门联“大树宗封不改将军府第,阳春烟景居然学士文章”,横批:“陇西世第”。

2001年,旧村改造时,中卫三组、四组共同议决将祠堂土木结构旧房拆除,合建为钢混结构客堂,现存石雕门面。

新农村建设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在居委会举办烹饪培训,参学人员34人。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162人向二、三产业转移,成功创业20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