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淡水渔人码头 |
释义 | 简介台湾淡水渔人码头位于台北县淡水镇,淡水河出海口右岸,旧名淡水第二渔港,完成于1986年;淡水渔人码头东连大屯山脉、西隔淡水河与观音山相峙,闻名遐迩的 “淡江夕照” 于此可以一览无余,是台湾淡水的八大景之一。为改善渔港作业与渔村生活环境,自1998年起选定此处为多功能示范渔港,并且将于渔人码头规划成为一个兼具渔业发展与观光休闲的优质公园,成功的朝渔港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渔人码头经过整地兴建,成为现在台北县重要的观光活动休闲的场地,渔人码头边停满了许多渔船及游轮,现在更常成为广告片拍摄的场景。 景点淡水渔人码头原只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港,如今,渔人码头不但拥有一座美轮美奂的浮动码头,其中渔人码头最著名的景点,就是330多公尺的木栈道、堤岸咖啡和超大的港区公园,构成一个环状动线,让人们可以完整流畅的体验渔港风情,站在步道远眺对面的观音山和出海口尽头的台湾海峡,看着夕阳从水平面上缓缓落下,美景之盛,令人流连忘返。 木栈道沿防波堤上架设木栈道,全部采用原木施工,长度约为320公尺、宽度10公尺,漫步于木栈道就可一览淡水两岸码头风情。 户外草坪(雕塑公园)占地约10000平方公尺以上,绿草茵茵,还有许多观赏用的树木,让民众可以从事静态的户外活动,加上港区入口之造景公园、鱼型雕塑以及花草盆栽等,让人心旷神怡。 浮动码头:浮动码头有别于传统结构固定码头,可随海水涨退潮而上下浮动,可同时容纳150艘渔船停泊,相当壮观,也是淡水渔人码头的特色之一。 河岸观景平台观景平台为室外开放半圆型剧场设计,可容纳观众约3000余人,在淡水河畔旁,近眺远观观音山,山水之景十分迷人,实为民众假日旅游的好去处。 人行跨海大桥是一座流线弯曲造型的单面斜张桥,横跨港区,又叫情人桥。大桥就像一面白色风帆,传递着一帆风顺的祝福,未来县府更将兴建结合玩赏、采购餐饮的多功能 “北县渔市” ,使淡水渔人码头成为国际级的海口景观公园。 交通捷运淡水站转乘接驳公车红26 。 开放时间AM9:00~PM16:30.周一休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