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欧犹太协会 |
释义 | 中欧犹太协会是欧洲犹太难民的主要会社,成立于民国28年11月。 该协会是上海犹太会社中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犹太难民组织,大部分会员是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首任协会主席施泰因哈特。会址在塘山路(今唐山路)416弄22号(现为居民住宅)。协会主要负责协助安置难民,设立难民收容所,解决难民的食品和衣服、发放救济金、介绍工作、安排青少年教育、设置医疗机构、组织宗教活动、办理丧葬事宜。民国29年8月,协会在康提路(今黎平路)建立欧洲犹太难民公墓,面积7亩,有834个墓穴,原址现为新华无线电厂厂址。民国30年11月16日,在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建立第2所欧洲犹太难民公墓,面积8亩,有873个墓穴,现为上海精密机床修理厂厂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欧犹太协会成为日本占领当局与犹太难民联系的唯一代表机构。民国31年在日本占领当局的支持下,协会成立“仲裁庭”,负责审理犹太难民的诉讼案件。民国36年,这个法庭才为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发觉而予以取缔。 中欧犹太协会有一个附属的妇女组织——妇女联盟,创办于民国29年,盟员多时达到1100余人,由格特鲁德、沃尔夫领导。这个组织由犹太妇女组成,为犹太难民提供服务,如探望病人、供给贫困者药品、烹制安息日和节日的伙食等。 由于欧洲犹太难民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犹太教改革派教徒,民国29年以胡戈·亚历山大为领导的改革派犹太人从中欧犹太协会分裂出去,组织新的会社——中欧犹太自由派协会。该协会受到正统派犹太难民的反对。民国30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解体,归并与中欧犹太协会。民国31年4月17日,该会出版《犹太简讯》周刊,二战后改为《犹太之音》,民国37年停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欧犹太协会主要负责难民的遣送工作,帮助他们去新的国家定居。民国37年底该会停止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