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释义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是我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较早开展生物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自1988年创办第一个生物化学(现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以来,已为我国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生物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学、药物制剂等4个本科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2个硕士点。已建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实验条件完备的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涵盖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药学等生命科学热门领域、理工科兼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格局。

学院现有建筑面积19000m2的实验大楼,拥有超速、高速离心机、DNA测序仪、化学发光成像仪、定量PCR仪、荧光显微镜、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600万元。学院现有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综合实验室、湖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民族药物研发推广中心(武汉市民族药物现代化工程中心)、民族药物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武汉市儿童医院、广西百会药业、西双版纳傣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11个实习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现有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4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100%,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占82%;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湖北省管专家1人,湖北省部属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梯队成员1人。现有本科学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多人。近三年来本科学生考研升学率稳定在40%左右。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工作,近三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支撑计划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国家民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晨光”计划等省部级项目共23项。近两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3部,其中SCI、EI、ISTP收录引用的50余篇。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湖北省农科院以及武汉市儿童医院等单位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与日本国立农业生物研究所生理机能部、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基础科学部建立了互派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的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