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民国满族协会
释义

百科名片

中华民国满族协会

满族由来现况

现在台湾的满族同胞,总计约有一万两千多人。其进入台湾的历史可分为先後两大批:第一批最早进入台湾的满族是金朝大金国的宗室完颜宗翰後人的一支。今日台湾满族粘氏即是完颜宗翰的後人,完颜宗翰是金朝宗室称谓:今天的粘氏离开东北金都之後便放弃国姓改姓粘氏,将完颜宗翰改称女真语粘没罕为一世祖。

完颜宗翰(1078-1136年间)乃金国始祖函普的第九世孙、金景祖完颜乌骨乃的长增孙。”完颜宗翰”是汉名、其女真名为粘没喝、汉史家简称为”粘罕”。

宗翰的父名撒改、撒改的父名刻者、刻者为乌骨乃之长子。宗和历事金太祖阿骨打收国二年、天辅六年(1115-1122)。金太宗吴乞买天会元年至天会十二年(1123-1134)、金熙宗完颜合喇天会十三年至天会二十六年(1135-1148)三朝元老(均指在位年代)。太宗即位时为左副元帅、以灭北宋有功(即掳徽钦二帝北去者)。宗翰生二子:长子名真珠、次子名割韩奴。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自立为君後;恐怕宗室不服,皇位之争难息,於是大杀宗室之有权位者,真珠和割韩奴兄弟乃取父名之首音为姓,改姓”粘氏”,脱离完颜帝系宗室之姓氏表示与皇位无争,得以避祸并逐步南迁。

金朝传至九世:哀宗完颜守绪时,哀宗本为宽厚仁慈、勤俭,有志辉宏祖业,却无知人之明,一切朝政委予宦寺,沉迷於苟安、西撞於西夏、北逼近於大元、南阻於宋、四面受敌永无宁日,汴京孤守援绝、粮尽时自经而死。金国灭亡、蒙古南侵,宗翰六世孙粘重山掳入元朝为人质,1296年元太宗窝阔台继汗位,启用粘重山为左丞相。粘重山以灭南宋有功,卒赠太尉,再封魏国公。粘重山生一子名南台,粘南台事元历任江淮安抚使、中书评章政事、卒袭魏国公。粘南台生一子温博察儿,是为粘氏第八世祖,温博察儿事元,官至河中府。当时元政府以华北女真人势力太大,恐为後患,乃设法分散之:未尽汉化之女真人多被遣回东北,安置於今辽南一带。而温博察儿本生长於江淮之间,都已汉化,故仍留居於江淮之间,而後因倭寇为患(当在明初)乃由海路南迁至福建泉州府普江县(今泉州市)之永宁(泉州市东南26公里、今为永宁镇)海岸杨丹登陆,到永宁安家落户。温博察儿殁於永宁,是粘氏入闽开基祖;温博察都从宗翰算起是第八世祖先,其坟墓葬於登陆杨丹海滨之高岗上,业已经福建省文化厅列为三级古迹保护。

温博察儿生三子:长子名子寿、次子名子禄、三子名子正。粘氏子孙自永宁稍向西迁,移居於当时普江县的龙湖镇,亦称浔江,今称衙口村,後世子孙繁衍众多,在衙口村形成厝庄和顶粘两个粘氏村落。在衙口村建立粘氏大宗祠,其後在闽粘氏发展的情况是:子寿一支,主居於衙口村、粘厝埔。子禄一支,主居於泉城(泉州)及南安县一带。子正一支,主居於萧妃村、许婆庄、吴坑乡、杆柄村一带。又其後粘氏族人有的先後分迁於厦门、福州、香港、台湾及国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

迁往台湾者,是自完颜宗翰为第一代往後数第二十二代粘德尚、粘德粤、粘德恩三兄弟。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衙口村粘厝埔登舟东渡到台湾彰化鹿港登陆,是为台湾粘氏开基三祖。他们在鹿港(今福兴乡)建立粘厝庄分顶粘村及厦粘村两个村,现在此两村已繁衍成二百八十多户、四千多人,还有分别迁往台湾各地约二百多户,也有四千多人,总计台湾粘氏有五百来户、八千多人口。

粘氏女真人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勤劳俭朴、团结互助,遵守祖先传统;於一九八八年为粘氏东渡来台二百周年纪念,以台湾粘氏宗亲会名义,由会长粘火营为首,组成代表团於当年五月十五日上午到达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衙口乡祭祖,受到该县、乡、村各级政府领导及粘氏宗族、乡民各界的热烈欢迎。当时的盛况由粘国民先生编写记实文章刊登於”满族研究”上。

第二批移往台湾的满族是一九四九年随同国民党政府撤退来台的满族民意代表;有立法委员、国大代表、学者、宗教家、自由人士及公教人员和眷属。这批来台满族人士是大陆各地满族中的精英。如立法委员和国大代表是各地满族选出的代表,学者和自由人士都是知识份子,公务员和教员都是从知识份子中考选出来的优秀者,军人也是有抱负的青年楷模,所以说是满族中的精英。这第二批满族据台湾满族协会的大老们预估已经繁衍到三千多人。除了少数民意代表和公教人员公开参加满族协会,其馀大部分跟随政府撤退和跟随军队撤退者均改为汉姓,埋没在汉人群中讨生活,但是从姓氏和籍贯仍可找到端倪。跟随国民党政府的满族何以沦为改名换姓、偷偷摸摸讨生活,不敢承认是满族呢?都是经验的教训结果。因为清朝是国民党直接革命的对象,满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在革命宣传文件中把清廷和满族混为一体,所以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句,多所匪议或谩骂;尤其对满清的遗老和八旗子弟多所排斥,这种错误导向使人们对满族的认识与感情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因而有很多满族旗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族籍,何况国民党政府的人事资料上早已删除种族成份这一栏,他们认为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已被汉族同化了,根本不承认少数民族存在,所以就没有民族成份这一栏,因此随同国民政府来台的第二批满族人数无证据可查,只能概括的估计。同时国民党当初革命对象是满清政府,革命的目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虽然逼退宣统还政於民;但是民国十四年国父遗嘱上最後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其意所指含糊;国民党的中央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意思为:虽然满清政府已经推倒,但是满族人民尚有千百万散居中原各地,随时可能复燃,足令国民党寝食难安,与国民革命的目的不符。「驱除鞑虏」是把满族赶出中原地区,纔有「革命尚未成功」之遗嘱。因此把满族列为国民党的永久敌人;所以纔从大陆一直骂到台湾。把鸦片战争失败开放通商口岸,八国联军之役开放租界赔款,甲午中日之战割地赔款都抱怨清廷无能、政治腐败通通算在满族人的头上,所有满族的子孙都成了满清政府的代罪羔羊,每到国庆日、青年节、元旦日都是满族同胞的「受难日」;不仅在各种集会场合由主席首先发难开骂「都是满清政府腐败、政府无能、受到各国欺凌、屡战屡败、割地赔款、国父纔领导国民革命、推倒满清建立民国」好似没有清朝的罪恶就没有国民党的功劳;如今说满族被同化了还天天骂满族岂不矛盾?同时各类报纸的社论也是一面辱骂清廷,一面表扬国民党的功勋,好像不责难清廷,国民党就无光彩可言!更有一些为人所不耻的香港制片人,为讨好国民党专门制作清宫戏,如慈禧西太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专门描写清朝官吏跋扈无能、欺压百姓、恶行恶状,见到外国人奴颜卑膝的陋态为能事,後来更发明了「僵屍片」,把历代的僵屍都穿上清朝的官服、戴上红缨帽、挂上朝珠这个样子打扮成了僵屍的标帜,竟连外国片都照样模仿,因此民众百看不厌,而且国民党的政府除对民意代表无法拒绝之外,不容许满族人士为官吏,即使已经当了军人、公务员或教员也不敢表明自己的民族成份;在各级学校的教科书里一再诋毁清廷的政绩,颠倒是非,清史稿到目前仍是一本禁书,掌握在国史馆,所有书商不得翻印或贩售。国民党把中国一切的不幸都推到慈禧和光绪得头上,处处让满族子孙感到汗颜,由於这些原因造成满族後裔隐姓埋名,大多数人为了工作,为了子女自尊,为了在学校不被人嬉弄、排斥,只好永远忍痛不承认是满族。国民党把满族形容成中国历史的祸水,当宣统皇帝退位还政於民之後,民国的政府都是汉人,汉人又把中国治理成什麼样子呢?让我们回顾如下:民国以後的变局大出人民渴望之外,带给全国人民的不是幸福而是无穷的灾祸,首先是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向黎民百姓横徵暴歛,为了争夺地盤,在互相攻伐兵燹连年,造成商无市、田无耕、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孙中山的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目的是把异族赶出中原,华夏民族就可以自由幸福了,现在清廷退位还政於民,结果造成这种局面。「以前满族人当皇帝,只有一个远在北京,天高皇帝远,老百姓纳了钱粮不怕官」,如今汉人自己当总统,人人不服气,有兵权的人各据一方,都骑在老百姓头上横徵暴歛,互相攻伐兵燹连年,真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孙中山如果有良心、有血性,应该後悔、无地自容,否则就是一介莽夫。民国成立之前孙中山已与袁世凯互派代表於武汉签定密约:「只要袁世凯逼退清廷即酬以首任总统职位」,因此袁世凯运用暗杀、爆炸、恐吓等手段弄得王府人人自危,王公大臣不敢干预国事,使得隆裕太后孤立无援情形下签定宣统退位诏书。因此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之後便积极制定约法、履行诺言。前经十七省代表选为临时大总统是希望他能贯彻革命宗旨,执行救国救民的任务;却不知被孙中山案中转送给袁世凯,不仅十七省代表受骗,全国黎民百姓受骗,就是为国民党牺牲奉献的革命志士都受骗了!美其名让袁世凯做总统消弥南北两府以达全国共治,其「宽大博爱」赢得中华民国之国父宗号,其实他又错估了袁世凯。袁世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奸雄,一脑袋都是帝王思想,又是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光绪的维新大计指望他,却被他出卖;现在临到孙中山上当了。当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之後,大有一统天下唯我独尊帝王形态毕露,什麼民主、约法、体制早已丢在脑後,孙中山同国民党人士不仅痛心更无言以对,何况南北两府距离遥远鞭长莫及,中间又有军阀阻隔,更使袁世凯为所欲为,以致发展成袁世凯潜位称帝的荒唐事,於民国五年改元「洪宪」中华帝国元年,等於汉人与满人抢皇帝,而且是国民党为袁世凯抢皇帝,所幸有互国军蔡锷及时反应声讨国贼,举国景从,民国五年三月袁世凯被迫下令废除洪宪帝号,前後当八十三天皇帝,但是改建宫殿筹备帝制、官制,伤害全国黎民百姓的自尊更非金钱所能估计,真是国民革命的笑话,虽然再恢复总统名义,亦非真正民主法治之本质,故而各地反袁、讨袁的声浪不绝,致使袁世凯心力交瘁,忧郁成疾,中於民国五年六月六日弃世,享年五十八岁。袁氏过世後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因受「督军团」胁迫解散国会,纔引起孙中山为维护国家法统,以护法为由纔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成立军政府 (大元帅府) ,民国七年段祺瑞又以「安福系」为主之「新国会」选出徐世昌为总统,早成南北决裂各行各政,互相攻伐不断,民国十四年广州大元帅府改组为政府并揭橥「三民主义」,为谋求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战,其目标较为鲜明受到大部分国人拥护,当时南北两府真正对立兹引述荦荦大者之战役如次:

(一) 南方政府:民国五年护国讨袁之战。民国十一年陈炯明背叛炮轰总统府。民国十四年党军两次东征及回粤讨杨(希闽)刘(震寰)之乱。民国十五年革命军北伐。民国二十年两广背叛中央宁粤之战。民国二十二年黎平闽变之战。

(二) 北方政府:民国二年二次革命讨袁之战。民国六年张勋(复辟)段祺瑞马厂誓师讨逆之战。民国九年直皖之战。民国十一年第一次直奉之战。民国十三年第二次直奉之战与「北京政变」。民国十四年奉军郭松龄叛变及奉军与国民军之战。民国十八年唐生智背叛中央。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

(三) 国内第三势力(共产党) :民国十六年南昌、两湖秋收武装革命及广州各地武装革命。民国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曾经在赣南发动五次讨伐,始有共产党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役。民国三十年「新四军」在皖南叛离之役。民国三十四年国共和谈破裂,从东北内战开始,由关外蔓延到关内,由点到面延伸至全国各地,国民党的部队一个个叛离投共,终於民国三十八年冬全部退出大陆,固守台湾伺机再起。

(四) 对外国战争:民国十七年济南中日「五三惨案」。民国十八年韩光第将军驻防呼伦贝尔,俄军来犯,率七千勇士为国捐驱。民国二十年日本发动「一二八淞沪之役」。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民国二十四年日本发动长城之役。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在芦沟桥制造事件,引发全国人心愤慨,全国军民一致决议长期抗战,在此一连串的国内外战役都从清宣统退位後开始,尤其抗战八年被日本蚕食鲸吞仅剩重庆一隅,差一点亡国灭种,其生命财产损失比起鸦片战争(开放租界赔款) 、甲午战争(割让台澎金马) 要大过千万倍,处处惨绝人寰!但是中国人的记性不好,忘性却数第一,日本一投降,杀害中国人的深仇大恨立刻忘光,抗战流亡的人民尚未回到故里,伤兵难民窝集在街头,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国民政府却宣布日本侵华行为,不惩罚、不追究,以德报怨,并立刻迁返日侨、日军,让国民错愕!同时对清廷的怨恨,对满族的仇恨一直咬著不放,对国人的灾祸亦无一点点怜悯之心!请读者就史实自己思考吧!

在台湾的满族由「满族协会」领导,台湾的满族协会是源於北京满族协会。北京满族协会创立於民国三十五年,抗战胜利後国府还都,百废待举,爱新觉罗溥儒先生念及满族同胞为了八年抗战牺牲许多英勇子弟,许多人家庭失散、流离失所,为了重建家园,号召族人澄清身分而成立「满族协会」,於北京市方家胡同十三号升允故宅成立筹备处办公,当时发起人计有:溥心畲、鲍静安、广禄、库春熙、富伯平、金光平、穆崇拭、穆家麒、叶?民、关和璋、唐君武等百馀人。而後继续参加登记者约十馀万人,成为一时盛事,事後统计约八百馀姓,公推溥心畲先生为会长,唐君武先生为秘书长,该会成立宗旨团结族人,激励後进,曾经发挥颇大功能,受到国府重视。民国三十六年国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北京的满族协会暨各地区满族共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代表四十多人,计有:溥心畲代表、鲍静安代表、洪明峻代表、富圣廉代表、库春熙代表、马冕群代表、王虞辅代表、唐君武代表、富伯平代表、唐舜君代表、吴云鹏代表、戴鼎代表、赵靖黎代表等参加南京制宪国民大会开会,关於国计民生献策良多。清廷宣统退位时曾诏告族人:今後还政於民国,爱新觉罗子孙远离政治不干预国事,因而北京之爱新觉罗子孙多习文化艺术,都能默守遗诏,拒聘为政府官吏,仅能顺应民意当选民意代表一途。民国三十六年当道拟延聘溥心畲先生为国府委员被婉拒,并赋诗以明志:「不炼金丹不参禅,不作商贾不为官,闲来写得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因而民国三十七年秋大陆半壁山河易手之时,中共中央发布消息邀请溥心畲先生担任政务委员兼任教育部副部长要职,溥先生已立志今生不为任何一方政府做事,以保一生清白,向祖宗告慰。当时正在杭州旅游便乘暗夜驾舟出走,不幸在海上沉船後被国军救起,带到舟山群岛,後来被人发现溥先生的身份转报上级,在辗转跋涉於三十八年冬送到台湾。国府再度欲加礼聘为国策顾问仍被婉辞。从此潜心於文学艺术创作,并在师范大学、东海大学授课,居住一所简陋日式平房,陋巷衡门、自得其乐。民国四十三年春从日本游罢返台,接获蒋总统夫妇邀请到士林官邸餐叙,餐叙中总统询问满族在台湾生活状况 (因为溥先生立志不与政府建立关系,亦不需政府怜悯) ,因而告知均已安居乐业,本会选出之国大代表也有部分来台。蒋总统当面建议:当年在北京成立之「满族协会」已经散失多年,应该在台北复会,今天依宪法规定我们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政体,希望满族协会能尽快复会以符合宪法之精神。溥心畲先生当面允诺,事後便邀集一些大老说明总统的关注和建议,大家一致赞同,报请内政部核定於四十三年七月一日开始会务活动,大家仍公推溥心畲先生为会长继续领导,唐君武先生为秘书长襄助会务。参加复会的人员计有:溥心审、莫德惠、鲍静安、唐君武、库春熙、广禄、富伯平、那玉敏、吴云鹏、汪渔洋、唐舜君、罗毓凤、唐鲁孙、莫松恒、那琦、那玉、景正光、塔玉兴、赵石溪、富静岩、关宝琦、葛英寰、广蘇美琳、赵靖黎、洪明峻、富圣廉、马冕群、王虞辅、戴鼎、英占敖、海宜良、陈湄泉、赵金镛、赵恩煜、关君晢等百馀人,理监事会多在秘书长家里召开,每年一次会员大会租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民国五十二年三月溥心畲先生患鼻癌和淋巴腺炎,久治不愈於是年十月逝世,唐君武先生亦於民国五十三年遽然逝世,致使「满族协会」会务失去领导人而中断,因为复会之初并未建立完整会籍资料。每年会员大会都是临时登报启事,族人根据报刊随意出席开会,会後自行散去,如同船过水无痕,外人无从插手办理。因此一搁置数年未曾开会竟被内政部注销会籍,到民国六十九年再度由国大代表赵靖黎、王虞辅、吴云鹏、富伯平、陈湄泉、景正光、赵恩煜、富圣廉、戴鼎、高心一、关宝琦、唐舜君、关君哲、立法委员汪渔洋、赵石溪、富静岩以及各界满族人士如:罗毓凤、广蘇美琳、赵鸿龄、赵家玲、赵家骏、赵鲁、白冶、全士雄、老桂琴、伊肇毅、吴庆馀、杜肇辉、李景荣、何少如、佟振江、伊凡、沈秀桩、金玲、金龙光、金铄、南介英、酒金坤、海景运、索文蔚、唐显滨、唐鲁孙、祖钰锟、祖毓秀、莫松恒、莫乃勤、莫乃滇、崔群兰、胡因子、曹世荣、康锺藩、那玉、那琦、那胜全、那思陆、寇文腾、梅殿翰、富欣华、雅文蓉、傅昆成、富宗懋、杨其纯、塔裕兴、畅德兴、广定远、葛英寰、刘秋影、陈士廉、廖幼文、郝镇江、鲍李瑞如、鲍敏、穆铭魁、钱念东、郭毓臣、陈义生、关中、关保华、关思文、关重青、关青山、罗杨淑玉、罗恒廉、关路易、罗毓昆、罗小云、蘇锡康、蘇世魁、邓振娴、魏越绮、叶荷贞、赵觉、广树诚、富白励侬、富阮桂兰、许吴挹清、张澄明等两百多人发起。 (除特殊人士和姓氏列举姓名之外其馀限篇幅未便一一列名),於民国七十年二月份经由内政部核准立会,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假台北市中山堂堡垒厅召开成立大会,首先依据人民团体法规制定「中华民国满族协会章程」,并依章程第三章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选出理事十五人、监事五人,再由理事中选出常务理事五人,由常务理事中选出赵靖黎国大代表为理事长,聘请前立法委员广禄先生之二公子广树诚先生为秘书长,其後继续入会者多达六百馀人。众会员籍贯以东北吉林、辽宁二省居多,次为北京和各地驻防旗後裔遍及全国,都是八旗子弟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从军抗战,在随军撤退来台,查其姓氏,依笔划多少统计如下:丁、士、王、石、白、老、全、依、伊、杜、佟、艾、那、安、朱、李、?、何、沈、汪、金、林、苗、周、房、吴、柏、南、祖、胡、英、韦、唐、高、海、马、郝、酒、都、徐、袁、索、乌、翁、梅、倪、侯、孙、莫、粘、郭、康、寇、许、张、常、陈、崔、曹、汤、叶、富、傅、黄、景、雅、董、杨、邬、廖、荣、广、笃、赵、肇、赫、畅、邓、阎、鲍、穆、卢、蔡、齐、霍、戴、丰、关、魏、罗、蘇、刘、欒、宝等九十四姓,再依各姓参加人数多寡概分大小姓如後:赵姓是台湾满族除粘姓之外第一大姓,计有三十五位。赵姓来源分两种:一种是「依尔根觉罗」或「觉罗」,一种是「爱新觉罗」所姓的肇基的肇,因受国民党打压而改为赵钱孙李的赵。赵姓的职业类别有:军人、教授、国大代表、企业家、作家、学者人才济济。第二大姓为瓜尔佳氏关姓有三十多位,职业类别有:五院的副院长、国大代表、教授、企业家、教师、公务员。第三大姓为富察氏富姓或傅姓有三十多位,职业类别有:立法委员、教授、大学校长、艺术家、企业家、公务员。第四大姓为叶赫那拉或锡伯那拉的那姓,有二十多位,职业类别有:教授、教师、医师、企业家、公务员,其中有两位渖阳锡伯族杰出兄弟:那玉是台湾眼科名医,那琦是东南亚唯一中医药学博士。第五大姓是「爱新觉罗」本姓金姓,有十三位,职业类别有:教授、教师、医师、企业家、自由业、军人、公务员。第六大姓是「爱新觉罗」本姓罗姓,有十三位,职业类别有:军人、企业家、艺术家、教师、公务员、记者。第七大姓是佟佳氏的佟姓,有十三位,职业类别有:军人、公务员、教师、自由业、艺术家。第八大姓是乌扎拉吴姓,有十一位,职业类别有:国大代表、牧师、教授、企业家、教师。第九大姓为马佳氏马姓,有十馀位,其中一位是「爱新觉罗」氏改姓马姓,可能是当年权宜之计;马姓都是来自北京,职业类别有:校长、科技工业厂长、自由业、企业家、教师、工程师、公务员。第十大姓为莫塔哈利的莫姓,以当年民主人士莫德惠大老的子孙为一支约有八、九位,职业类别有:银行家、企业家、新闻广电。其馀人数较多者如礼林德利的李姓,有十位,职业类别有:教授、医师、公务员、企业家、工程师。再为巴雅拉白姓,有九位,职业类别有:教师、商人、艺文工作者、公务员。再为翁纽络氏翁姓,有八位,职业类别有:公务员、教师、工程师、新闻从业员。再为完颜王或汪及粘性,有十位,职业类别有:立法委员、国大代表、律师、教师、公务员、军人、新闻业。再次为孔果洛氏广姓,有九位,职业类别有:立法委员、企业家、自由业、公务员、尤其广禄大老是本会创会委员之一,对满语、满文推广有卓越的贡献。再次为甯古塔刘姓,有十位,职业类别有:军人、律师、银行家、杂志主编、旅游业者。除上述较大姓氏之外都是三三两两数人,唯一的一个人的乌尔胡济氏乌姓是本会最杰出人士之一;乌钺将军是空军上将,曾任空军总司令和华航公司董事长,对台湾航空业发展贡献颇大。以上所统计的姓氏和人数,仅依据参加本会的会员名册上统计数据,而会员的子孙未入会者不在统计之列,但是从台湾现有的户籍资料或是电话簿上的姓氏中查考,每十个姓氏中就有一个属於满族的姓氏如赵、关、马、索、罗、金、富、傅、那,确定百分之九十是满姓,因为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便把户籍和人事资料上的民族区别栏删掉。早在民国初年还有「汉满蒙回藏」的记载,抗战胜利後全部删除。现在台湾的户籍资料仅有个人出生地,没有全家籍贯;今後的小学生不知道什麼是籍贯,而台湾的满族除了彰化粘氏之外,都是随同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有的人隐姓埋名死不承认,有的人少小离家确实不清楚自己家世。尤其最明确的满姓如:肇、赵、佟、关、马、索、金、靳、齐、罗、那、叶、?、傅、富、艾、苗等,或者一些百家姓以外的怪姓,从台湾的姓氏录查考可能超过几万人。因为承认自己是满族不但没有任何好处还要经常挨骂,满清末年的政治腐败确实带给子孙们极大的耻辱!而蒙藏族的子女无论是就学、就业政府都给予极大的方便或补助,满族未取得政府的补助。因此当时会务运作在无钱、无人的情况下一直不顺畅,不但会籍资料未能建立,就是纵横关系亦未建立,因而当领导人遽然谢世,因人而立的协会自然人亡会息。第二次复会有人意识到金钱重要,必须同时成立基金会纔能对会务推行有济,但是老一辈的族长却看法不同,一本对大陆祖宗芦墓刻骨铭心难以割舍的感情,不惜倾家荡产把协会恢复起来,有没有基金会并不在意。同时对基金会的成立亦有两极化看法:赞成者认为有基金会纔有保障,反对者认为有基金会之後会引起贪欲後患无穷,只要大家热爱民族珍惜协会、帮助协会,协会自然在大家维护下存在;只要有协会领导,大家的希望就有所寄托。再当时不管是赞成或是反对,对满族协会复会都抱著热切的希望,惟恐发起人数不足而功亏一篑,便把家里的子子孙孙的名字全都写上,甚至把远在国外的亲友都帮忙填上,这样的做法後果造成满族协会的会员名额虚胖,那个时代不仅是威权国家、威权社会,更是威权家庭,只要老祖父决定的是没有人胆敢反对,例如「指腹为婚」、「童养媳」之类事故造成多少家庭悲剧!就是例证。从来就没有人怀疑过:将来子孙们会不会接受?满族协会对满族的子弟们是否人人都能热切的需要?有一天子弟们不认同民族的时候?有一天没有人捐助的时候?协会如何维持?这些问题几年之後一个个都出现了!首先是老一辈的族长一个个凋零,热爱协会的人一天天减少,社会上青少年自我意识抬头,「只要我喜欢有什麼不可以?」因此造成一股叛逆流,凡属传统的礼俗道德,青少年都反对;「一班人认为穿衣服整洁合体,说话要长幼有序,对人礼让为先」但是,这股逆流不然:「把新衣服故意弄些洞,越脏越烂越好,大小不合体,肚脐眼露在外面为美,说话有自己的哩语,「咳」可以向任何人打招呼,「哇赛」是惊叹,飙车族呼啸而过随地伤人,公开向世俗法律挑战」。像这样的子孙能履行祖父、父母的安排吗?同时国民党仍旧不断的对满族打压,把大陆失败的一切不如意都怪罪清廷,让满族的子子孙孙成了代罪羔羊,如「满清政治腐败、政府无能、割地赔款」说的也是打开中国外交条约档案,一件件都是清潮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民国三十四年国民政府割让外蒙的中蘇友好条约,国民党自己认为不算卖国,但是那块土地比东北大一倍呀!),尤其马关条约割让台澎金马,这块土地就在我们的脚下,甲午一战是清朝亡国的徵兆开始,夫复何言!难怪年轻人拒绝参加「满族协会」以免作为代罪的羔羊,如此之故,老的族长逐渐凋零离去,年轻人又不肯入会进来,这是满族协会日见没落的原因,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原先大家争选理事长,後来竟然没有人愿意担任理事长,因此赵靖黎代表竟连任一二三届理事长,到了第四届人民团体法修正,规定理事长只能连任一次,赵理事长不能再任,一定改选别人,经过大老们协商公推理法委员汪渔洋族长顺利当选第四届理事长,汪理事长锐竟革新,任内开创两大革新方案:第一件由罗副理事长毓瑞提议,为了提高满族子弟自信心,拟由他出面邀请大陆满族艺术家提共书画作品在台北举办满族人士书画大展。第二件由富欣华族长提议,拟由协会大老组团访问中国大陆各满族自治县,以促进两岸满族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藉以带动协会年轻一代自信心。因为这两件方案筹备经年需要向大陆有关单位取得密切配合制成计画,与各界联络全部成熟已经两年後了,第四届理事长八十二年届满,汪理事长因年事已高不愿连任,经过大家研商选择粘聪明律师年轻有为,颇负众望,顺利当选第五届理事长,第四届两大决议案交到第五届执行。首先画展一案先向大陆各地徵求作品,其次组团访问大陆满族。八月三十一日出发先到长春、吉林、新宾、桓仁、丹东、?岩、渖阳一路回来深感族情热烈,都是好山好水,不过满族的风俗习惯流失不见,再看蒙古、哈萨克人家住包房古风未改热情如火,尤其妇女是民族的表徵,最明显是服装头饰歌舞,饮食生活都未改变,再看云贵、广西的少数民族服饰更是鲜明,当各民族少女聚集一起时一眼便可分辨出白族、傣族、纳西族不同服饰,尤其都能保有原始语言、文字、歌舞、饮食习俗。再看看我们满族妇女仅剩旗袍成为世界妇女风尚而满族自己无人穿,其他的坎肩袍挂也不见了,满族歌舞没人会只会扭秧歌。再说满语满文除了自治县的招牌之外没有多少人会说,说了也没人懂!现在有「察不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都会满语满文,为满族子孙留下一把火种却没有族人去接种,北京民族大学有满文系所,渖阳东北大学、辽宁大学都有满文系所,招收的学生中满族甚少大都是其他族或是外国人,在台湾原住民都在设法争取族名,请学者帮忙设计文字留下民族史,并加强母语教学,看起来我们满族不如原住民了。回顾满族的先民肃慎於夏商周三代时就在热河、河北长城内外地区生活,到了战国时被燕文公派大将秦开征讨辽东半岛把肃慎赶到松花江一带,到西汉时改族名为挹娄,又扩展到牡丹江流域。到南北朝时又被高句丽和契丹族侵略而躲入大兴安岭森林里狩猎养鹿,采参采药维生。到南朝魏恭帝时再以「勿吉」族名出现在松花江、牡丹江一带,「勿吉」就是窝集,窝集是指森林里的民族。到秦统一後勿吉族逐渐没落再有靺鞨女真出来领导,并南移到吉林、辽北一带。公元六一八年,随灭唐兴李渊统一中原,天下大治,靺鞨向往汉文化便派使臣赴唐修好,再派留学生赴长安求学。公元七一四年,唐玄宗开元二年派遣鸿胪寺卿崔忻往靺鞨册封大荣祚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加封忽汗都督」。大荣祚自此建立渤海国,文化日盛、人民富庶,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八县。後被邻国辽朝所灭,传十五王,历二百一十九年,渤海臣民均被移往辽南,渐被汉化。另一支完颜女真逃向黑龙江两岸,历经艰苦、避过劫难,先由函普领导,几代後产生阿骨打强人领导,虽然仍被辽朝统治,但驻地广阔许多渤海遗民一批批投靠阿骨打,其势力逐渐壮大。公元一一一四年,阿骨打召集各路人马会师「来流水」向辽国宣战,屡战皆捷,次年称帝国号大金,第二年辽天祚帝被俘辽亡。金国历九帝一百二十年被元朝忽必烈所灭。渤海学唐制重文疏武备亡国,金朝自己创造金文学辽制施政严苛引起民怨,与邻国结仇而亡国。到清代亦自制满文,习汉化亲邻善政却被革命潮流推翻,都是无奈又无奈!希望满族同胞们要活出自我,研究先民们的坚韧奋斗的精神,不向恶势力低头、尊敬自己的先人,关爱自己的族胞、促进民族团结,我们有四五千年民族史,有三次建国的经历。我们的先民都是勇者、强者,更是智者。就以清代康乾祖孙所作所为不仅中国秦皇、汉武帝望尘莫及,就是同世界比较也是一流皇帝。没有清代哪有大中国版图呀!没有康雍乾哪有中国傲然文化?都说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有名无实除四书五经外看不到具体东西。康熙朝首部康熙字典问世,再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创督抚奏报制度,建立皇储密制,澄清考试弊端殿试制度,乾隆帝编纂通鉴辑览、续通志、续通考、续通典,尤以「四库全书」之工程最浩大,动员通儒三千多人,经历十年完成,分经、子、史、集四部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三百三十卷,为中华文化具体之精髓所在。这些成就是汉人皇帝办不到的。所以代表汉人的孙中山及国民党都不敢提,但是世界各国都公认这些成就。国民党当初不择一切手段推翻满清政府,宣统退位还政与民,孙中山还要把满族赶出中国,请问顺治入关时已把东北偌大土地带进中国的版图,如今要赶出中国往哪里去呢?跳黑龙江吗?太不人道了!袁世凯是出卖了清廷,但是他还给清朝修史,可是国民党北伐到北京先把清史稿查封,如今已经七十五年了还列为禁书躺在国史馆里。满族的同胞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是一股力量,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你一定是满族一股力量,希望大家都来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打气,化妆,扶他再从新站起来,目前是第八届,前理事长粘聪明律师(请辞), 理事长关甲申是企业家,秘书长邱续元是企业家,更有许多新生代投入,更欢迎对满族文化爱好者加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