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精印谷
释义

中华精印谷”位置选定在四照谷自四处大悲寺车道拐弯处至六处的山谷中,直线距离385米。该谷是集园林景观建设、文化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集中华金石篆刻之大成,以石刻为主要造景形式。 在精印谷门区,五根方形立柱拔地而起,上书“中华精印谷”五个集宋代苏东坡和黄庭坚的大字,在这些印章顶端雕刻的各种造型物象,叫印钮。从左至右这五种吉祥动物造型分别是龟、象、朝天吼、鲤鱼和避邪。现在提到的吉祥物多以龙凤为主,而这些是中国印钮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中华精印谷“以“印”为核心。“印”,又名“印章”,古称“玺”,是我国的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独有艺术门类。因其以篆书为主要字体,故称“篆刻艺术”。印章的起源在《周礼》、《左传》中都有提及。从近代考古发现的实物来看,殷商时期就已存在印章了。这一时期最出名的殷商之印将在前秦印区详细介绍。早期,印章除“玺”、“宝”之外,还被称作“记”、“朱记”、“图章”等。 “中华精印谷”北侧山谷主要以金石篆刻溯源,历代谷印演变沿革对印章加以分类,按年代顺序自下而上逐一展开,分别有前秦区、秦印区、汉印区、唐印区、宋印区、元印区、明清印区。南侧山谷则以印章的内容、形式及流派等加以分类,以展现中华石刻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前秦印区之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这几个大篆刻,出自《老子》。还有“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等。大意是说,在顾全黑时,也要注意和其相反的白色,这是天下最终极最理想的形式。这一思想符合中国中庸之道、阴阳互补的道理。这一知一守,后演变为对金石篆刻的理解,反映出了印章的精髓所在。大家知道,西画讲究背景衬托,而中国画则讲究空白,在形式上则表现为至高的追求,“白”中有丰富的内容所在。讲究之一“密不透针,疏可走马”也为大家所熟悉。反映到印章上则更为明显。印章最为明显的即为线条,所有空白地方也必须将线条与文字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故而将老子的这一名言置于谷口,以领略印章精髓所在。 前秦印中,最著名的当属殷商三印,这三方印是中国考古学上发现最早的印章,发现于今河南安阳。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玺印的用途逐渐扩大,而且大多与战国铜器上的铭文相合。战国时,由于各诸侯国文字各不相同,反映在玺上已经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玺印的印形,文字的安排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性 ,反映出了战国时代活跃的生动局面。如这方“日庚都萃车马”印,为战国烙马玺印,边长超过7厘米,是战国玺印中的最大印。它最具代表的特征是制印者充分发挥了字型结构的变化,对印面布局进行了大胆新奇的安排。 秦朝是印章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前秦印相比,这一时期确立了印章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地位。当时,由于各国文字不统一,因此在制定政令上就显得尤为不便,秦始皇便命令丞相李斯等整理文字,力求简洁易认,并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这种文字外形基本上以方为主,而笔划圆转。它第一次将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同时也形成了这一时期印章简洁、明晰的特点。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时期,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印”,这种玺印的改革是在文字改革的轨道上进行的,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一方随行印也很有意思,它在形式上不是很正规的方形或圆形,而是在开掘出的石头原有的基础上打磨而成,故而称之为随行印。从用途上说,随行印一般用来刻制闲章,要制作名章必须用方形印章才可以,随行印绝不可用于刻制名章。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印章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印章艺术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西汉时的印章承袭秦印制度,后来到了汉代,印章渐渐去掉边框,在文字上已变得方整工致,表现出了一种端正庄严的气象,反映了汉代强大昌盛的威仪。到了东汉,手工业日趋发达,印章制作趋于精致,如这方印章,笔划屈曲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时期印章的特点。 汉代的印章从表面上看方正平实,其实变化多样,风格不一,这时印章艺术已深入到文字书法的线条当中,讲求质朴典雅,对后来明清时代篆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汉代印章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文字排布比以前更为讲究。即白当黑的原理、线条的完整性、布局的匀称性等讲究使印章的形式更为完美。 这里的两个石槽是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中的印版和印模放大制造而成的一件雕刻作品,主要是想要大家了解中国古老印刷术。之所以在精印谷中做这一雕刻,是因为中国印刷术的形成与中国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最早期的印章形式是印模,包括印瓦、印陶、烙印。最早的印刷术得到了这些启示而形成。古人云:“古有印模拓印,用以传道先人之法;钤着痕迹谓之印,深擦谓之刷;深擦而使痕迹着于纸帛之上,谓之印刷……”。这是中国古代对活字印刷的解释。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对毕升活字印刷术也有记载。这里仿效中国活字印刷的形成,游客可自行参与学习,在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同时,祈求吉祥和祝福。 对面的大型图腾名叫遥曦,背景为海上日出,选择了中国唐代以前的各种图案造型形成了一幅完美动人的海上日出壁画,图腾的制作以期唤起人们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关注和感受中国古老文明的辉煌,感受其内容的丰富、造型的完整以及工艺美术在秦汉时期所达到的至高水平。 0 八大处公园是一座佛教寺庙园林,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京城的不但有这里的山、庙,还有五处的龙泉庵和二度泉的水。关于二度泉古人有云:“此泉清凉甘冽,煮沸而无碱质,古有‘浚波’之称”。关于二度泉的来历,亦有云:“然汲水者在泉口处屡加修建,而称其二度,一度林泉高致之快美,二度水泽万物之绵长。”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就是林长民。林长民,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1925年12月24日参加反张作霖之战,在乱军中为流弹所伤身亡,时年49岁。他曾和梁启超组织民主党,女儿林徽因和女婿梁思成也为大家所熟悉。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上的几个字“戊午七月林长民到此一游用王荫栖语刊石以纪胜游并礼释迦”就是他留下的。在《西山名胜记》中对林长民也有提及:“……北首者为祖师堂,有林长民题书‘法云真际’大字,……”。可见林长民和八大处还是 在汉印区最大的一方印:魏霸。这一方印边线长1.8米,字间均匀,线条宽窄一致,外形显得非常规范。这一方印体现了汉印章的典型特征:方正平实,字间均匀。 到了隋唐时期,印章文字线条变得十分华丽。而这一时期也是印章变铸造为焊接(近似于景泰蓝的掐丝工艺)的开始,但留存下来的印章却少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当时官方禁止铸造私印,到了隋唐后期更为严重。禁止的原因是因为这一时期工艺水平相当发达,铸铁工艺水平已相当高,官方为防止民间借机铸造兵器而影响江山社稷,故而出此下策,用心可谓良苦。对中国明清时期从工笔到写意的转折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的石涛曾说:“方寸之间,万古风飕飕”,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文人用印,“斋馆印”就是极好的例证,现得知传世最早的“斋馆印”是唐代丞相李泌(唐大臣,字长源,陕西西安人,玄宗时为太子供奉官。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位至宰相,好神仙道术)的“端居室”印。这一时期皇帝也开始在书画作品上盖“御览印”,被历代帝王沿用直至清代。 到了宋代,文人用印成风,文人思想也日益渗透到书法绘画之中,加速了印章从实用向艺术型的转变。米芾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他是书法绘画大家,发现了“米点皴(cun)”,在书法界被推崇为一流的书法家。眼前的这几方印叫花押印,一般多为方形,上刻姓氏,多为魏碑体。它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因其难以模仿而达到了极好的防伪效果。 造景人为了点景,特在此印制了这两方印,一是这方大篆:曲径通幽(古称籀文);二是这方小篆:适意(古称秦篆),用以示意人们登山之感。它以现代的手法,将传统篆书进行变体,作为石刻内容,形成了这一石刻作品。 印章逐渐普及并形成个性化的特点是在元代,这几方印是元代典型官印,用“九叠文”刻制而成。“九叠文”是元代以后官印的固定模式。眼前的这几方印分别是“王勉印“、”布衣道士”(指吾丘衍)和“吴孟思印”。元代由于统治者出于本民族的习惯不重视篆书,故而印章也提倡用押印朱文,形式不一,故而这一时期印章也别具一格,有一种古朴的美感。 在元代,汉印传统表面上已经衰竭,但文人士大夫中却形成了收集古印、珍藏印谱的“暗流”。吾丘衍和吴睿(字梦思)的印学专著《三十五章》(注:此书专门用于书写篆书和设计印稿);《吴孟思印谱》的出现,使印章篆刻成为一种艺术门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代之前,文人都不自己刻印,直至王勉发现了花乳石。相传有一次王勉发现了一种石头,石质松软,特别适合于用刀雕刻,这种石头就是花乳石。这使文人自刻印章更为方便。 明代印章篆刻繁荣发展,形成了篆刻艺术“万紫千红”的时代。我国真正的篆刻艺术也便是从明代兴起,而有功之臣当属文彭和何震这两位专攻印学的篆刻家,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他们二人对明清时期篆刻流派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而且后期主要流派创始人在学习刻印时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文彭和何震的影响。王勉虽然发现了花乳石,却未能使其广泛流传开来,文彭用石刻印,带来了篆刻艺术的春天;何震制印受文彭的影响转而学习汉印,异军突起与其并称于印坛。明代名人制印也颇多,如唐寅、文徽明、李流芳(唐寅、文徽明为明代四大家之二)以及明末清初的程邃、石涛等。 明末清初形成了印学的几个主要流派,分别是皖派、浙派、莆田派和云间派。到了清代有印社出现,比较著名的是西泠印社、乐石社和龙渊社。西泠印社的创始人是吴昌硕,它现在也还是南方的主要印社,是南派篆刻的代表,也是现存的清代唯一印社。今天,如果您漫步在杭州西子湖畔,还可以一睹它的风采。 明清两代文人将印学推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诗、书、画并称为文人四宝。这是因为一幅书法作品中只有诗、书、画、印齐全才能被称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四宝的另外几种说法: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齐白石先生以画好而闻名天下,但他却说:我最满意的,一是我的诗,二是我的印,三是我的书,四才是我的画。印被齐白石先生排在了他所好的前两位,足可见印章对于文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直至今天,篆刻艺术更是普及,各种流派不乏继承、创新者。而今,篆刻艺术这一传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精印谷”的建造,正是适应这一潮流,弘扬了印章文化。在八大处如此幽美的山谷之中留下这一凝结厚重历史文化的雕刻艺术,能将印章文化发扬光大,建造者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3:10